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七单元 《朱子语类》三则 (6)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9073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朱子语类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七单元 朱子语类三则 6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教学
    资源描述:

    1、朱子语类三则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2、 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3、辩证地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正确地认识理学。教学重难点:1、把握理学的基本思想2、 正确认识理学。教学方法:研习讨论、辨析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学生齐背这首诗。学生对观书有感很熟悉,以此引入朱熹。二、作家、作品 (多媒体投影)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

    2、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2、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3、(1)产生时代背景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另外,为了

    3、维护理学的学术地位,朱熹不但反对不同于儒学的佛学、道教,而且还批判了儒学内部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其他学派。经过了朱熹的努力,理学从北宋时期一个普通的学术派别,发展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朱熹晚年,由于他卷入了当时的党争,朱熹的学说也被禁为“伪学”。 朱熹去世以后,党禁解除,他的思想学说得到统治者认可,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正统儒学思想。(2)发展概况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

    4、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三、 研读探究(一) 读1、请学生分组朗读三则内容,并请他们指出不懂之处,老师加以解答。2、请学生概括每则的主旨内容。教师加以引导并总结。(1)读书方法 (2)天理人欲; (3)义利之辨。2、 第一则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明确:熟读、精思、不贪多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不能“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朱熹说读书要精读熟读,那么我们今天且借他的慧眼来深

    5、入地读一读他的思想。(二)思1、 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2、 你原先是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3、 那么“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问题交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三)辨1、 朱熹的思想是官学,与政治挂钩,难免失其本味。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让我们从他的言论中来寻找答案。让学生齐读第二则。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引导。“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最后总结明确答案:(1) 天理人欲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2) 存天理灭人欲人的物质欲望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的利益追求和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

    6、。 (3)穿衣吃饭这些最基本的欲望是天理之内,只是超出了这个范围之外,便成了朱熹所说的要克制住的人欲。2、 讨论(1) 你如何看待考试作弊事件?(2) 你如何看待体育赛场上服用兴奋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这便是文中所说的“两条路”。这种超越界限的人欲追求其实就是利。3、 分析第三则: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所谓义,就是“天理之所宜”;利则是“人情之所欲”。所以:义利=理欲中国传统价值理念里是重义轻利的。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古人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评价,适时加以拓展。修身与兼济

    7、淡泊名利与终南捷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4、 在天理人欲、道义与利益的交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程朱理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令人憎恶。经历历史的涤荡,我们看到的是闪耀着光辉的思想的珍珠。多媒体显示钱穆的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而朱子语类的思想就是我们在大学中所学的八个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

    8、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原则、追求的方向。(四)行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义理?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实践?结论: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缺乏持之以恒的道德坚守力。(五)小结:朱子语类:“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四、 拓展1、 丘吉尔: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高贵的事业而奋斗,为了使这个混乱的世界更美好,为了死后活着的人。2、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教学反思:上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比较真实的理学的面目,体会到儒家经典的思想魅力。但对于文本的挖掘不够,只是粗浅地加以释读,而没有深入去分析探讨。同时作为文言

    9、文,即使是浅易的文言文,字词还是根本。学生阅读其实是有困难的,但教学过程中没有多加注意,有些舍本逐末了。朱子语类说课稿一、说教材朱子语类是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第七单元“天理人欲”中所选篇章。理学往往以僵化可憎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阅读过的作品中,但实际上,它最初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宋代儒家对于先秦孔孟学说的新发展,只是在元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之后,才逐渐成为套在人们头上的一重枷锁。但它毕竟影响了近九百年的中国社会与文化,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二、 说教学目标因此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

    10、思想。辩证地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正确地认识理学。三、 说教法本文较为浅易,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点拨。从经典原文中发现理学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思考讨论。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有活水来。学生齐背这首诗。学生对观书有感很熟悉,以此引入朱熹。(二)作家、作品 (多媒体投影)简介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三)研读探究1、读(1)请学生分组朗读三则内容,并请他们指出不懂之处,老师加以解答。(2)请学生概括每则的主旨内容。教师加以引导并总结。A、读书方法 B、天理人欲; C、义利之辨。(3)第一则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

    11、方法?明确:熟读、精思、不贪多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不能“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朱熹说读书要精读熟读,那么我们今天且借他的慧眼来深入地读一读他的思想。2、思(1)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2)你原先是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3)那么“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问题交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3、辨(1)朱熹的思想是官学,与政治挂钩,难免失其本味。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让我们从他的言论中来寻找答案。让学生齐读第二则。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引导。“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

    12、味,人欲也。”最后总结明确答案:(1)天理人欲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2)存天理灭人欲人的物质欲望和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的利益追求和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 (3)穿衣吃饭这些最基本的欲望是天理之内,只是超出了这个范围之外,便成了朱熹所说的要克制住的人欲。(2)讨论A、你如何看待考试作弊事件?B、你如何看待体育赛场上服用兴奋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这便是文中所说的“两条路”。这种超越界限的人欲追求其实就是利。(3)分析第三则: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所谓义,就是“天理之所宜”;利则是“人情之所欲”。所以:义利=理欲中国传统价值理念里是重义轻利的。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古人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评价,适时加以拓展。(4)在天理人欲、道义与利益的交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程朱理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令人憎恶。经历历史的涤荡,我们看到的是闪耀着光辉的思想的珍珠。多媒体显示钱穆的评价。而朱子语类的思想就是我们在大学中所学的八个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原则、追求的方向。4、行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义理?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实践?结论: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缺乏持之以恒的道德坚守力。5、小结:朱子语类:“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四)拓展1、丘吉尔: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高贵的事业而奋斗,为了使这个混乱的世界更美好,为了死后活着的人。3、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七单元 《朱子语类》三则 (6)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7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