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9096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0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教学 教案 第二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梁惠王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简略疏通文意;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释疑解难,能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并能积累 “有以”、“交”、“取”“餍”“苟为”等重点字词句。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能够说出孟子的义利观并掌握孟子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4、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能联系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义利观”。5、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切磋,共同

    2、提高。教学重点: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简略疏通文意;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能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并能积累 “有以”、“交”、“取”“餍”“苟为”等重点字词句。2、 结合文本和相关资料,能够说出孟子的义利观并且掌握孟子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教学难点:1、 结合自己对现实中利与义的社会问题的看法,谈谈自己的义利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的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初中学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高一学过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文章的文体与本文基本一致。作为高二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了不少古文,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如“有以”、“弑”

    3、“千乘”等词语,学生知道其含义,借助工具书,实现对本篇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问题不太大。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上与初中生相比已经有了一些提升,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且对于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教材内容分析:这一单元是儒道互补,前面两篇分别是儒道的经典-论语和老子,相关读物选了孟子和庄子的两篇文章,两脉并行发展,在对比中更好地学习。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

    4、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孟子见梁惠王主要系统的阐述了孟子的义利观,篇章虽然简短,但是却能够很好体现孟子观点和雄辩的气势。教学方法: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把疏通文意的任

    5、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抢答导入,诵读教学法 以名言名句抢答的方式导入课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帮助他们快速的进入课堂。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自由诵读、集体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

    6、定良好的基础。(2)自主学习,课前资料搜集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搜集和名句抢答的环节。布置预习的学案,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3)课堂上合作探究,开放式课堂讨论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

    7、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素材积累(名句抢答导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 。” 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 “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 。 ” 荀子荣辱“义以生利, 利以丰民 。” 国语晋语 “利益使一些人目盲, 使另一些人眼明 。” 拉罗什夫科【法】 “以义取利, 利义共生 。 ” 神威药业口号 二、自主学习 掌握重点1、诵读环节。(1)各种方式诵读,学生听读

    8、的同时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师生共同解决新词难字。叟( s u ) 庶( s h )人 万乘(s h ng ) 弑( s h )其君不夺不餍( yn )2、解释文中重点字词。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亦;句首助词,无义 利:使动用法 ,使.得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但,只 上下交征利 交:相互 征:求取,追逐 弑其君者 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苟为后义而先利 苟为:如果,假如。后、先: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不夺不餍 满足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明确:孟子运用了驳论、举例、假设、

    9、正反对比等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1) 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 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假设、 举例论证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3) 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4) 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四、深入探究 突破难点 材料一:散装假酒 7天害死11人广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后,在农村集贸市场非法销售,造成严重的毒酒事件,中毒人数近 60 人,死亡十几人。材料二:全国有些县委书记的堕落人生2015年7月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之一的王积俊于2016年4月,经广东省委批准,已被免职,成为

    10、首个落马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1、 你觉得孟子的观点合理吗?你对利和义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看法?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利与义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总结点评。) (1)孟子主要把“义”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

    11、利吾国乎?”(梁惠王上)“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尽心上)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这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既重义也不轻利。 肯定“利” ,承认利与义同在。义利统一,义利兼顾。义居首位,以义制利。 ( 第一,讲“义”必须言“利” 。第二,实现“利”需要“义” 。第三,以义导利、义利互补。第四,为“义”可以贡献“利” 。 )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五、课后练习1、背

    12、诵全文。2、完成学法_大视野课后6 12题。3、写一篇300字的学习心得。附: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叟:对老人的尊称。亦:但,只。庶人:古代称小官吏为庶人,也称老百姓为庶人。这里指前者。庶人即老百姓。交征:互相求取。征,求取,追逐。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苟为:如果,假如。餍( yn ):满足。遗:遗弃,抛弃。-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9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
  • 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
  •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