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寒假作业语文试题精选.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假 作业 语文试题 精选
- 资源描述:
-
1、高二寒假作业语文试题精选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寒假作业语文试题,希望你喜欢。 高二寒假作业语文试题精选 第I卷(阅读题 共46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末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
2、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 矣,所解数 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砉然:骨肉相离的声音。硎:磨刀石。 (选自庄子养生主) 1.对下列句子 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乃中经首之会 会:韵律,节奏。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进:进入。 C .刀刃若新发于硎 发:
3、生,出,引申为磨。 D.善刀而藏之 善:擦拭,揩拭。 2.以下各组 句子中,全都表现庖丁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2分) 合于桑林之舞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牛不知其死也 未尝见全牛也 所见无非全牛者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庄子这个寓言于后世形成了如下成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目无全牛等。 B.屠宰一头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为什么屠宰起来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其原因就是庖丁熟练地掌握了牛的大小。 C.这个故事是说做事不仅要掌握客观规律,还要保持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懂得运用规律
4、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方能运用自如。 D.寓言中庄子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顺应环境,回避矛盾,就能保住性命,养护精神。这也就是文章最后文惠君得到的一种养生之道。 4.把文言选段中划线句以及先秦诸子选读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分) _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2分) _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2分) _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2分) _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5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
5、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渡桑乾 刘 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5.(1)请从体裁和内容上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2分) _ (2)文章开篇如惊鸿,一瞥已是惊天地。请你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开端诗句。(4分) _ 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2)无欲速,无见小利。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寡助之至,_;多助之至,先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4)_,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_。(老子) (5)不愤不启,不悱
6、不发。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6)富贵不能淫,_ 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8分)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 伟 1936年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决定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
7、就如此漂亮。 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表示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的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
8、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这名校长,曾在除夕夜,全家吃发霉的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语文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总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却都对竺可桢十分佩服。 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
9、明净。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
10、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1949年3月6日,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有删改) 7.第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4分) 答:_ _ 8.文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文中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_ _ 9.请解释第段中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在文中的含意。(5分) 答:_ _ _ 10.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