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八单元 《天工开物》两则 (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工开物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八单元 天工开物两则 1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教学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天工开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字词等文言知识。2、学习天工开物,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2、让学生讨论分析,本文所涉及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导入1、
2、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早晨一片金黄,傍晚绿苗成行。(打一农作过程)2、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何为“四体”、“五谷”)二、背景简介(视频播放):1、选文: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2、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
3、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3、天工开
4、物简介: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述了领先行于当时世界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是
5、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4、作者简介: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
6、作。三、 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字词注音1、不粘( )者,禾曰秔( ),米曰粳( ) ; 2、粘者,禾曰稌( ),米曰糯( );3、浸数日,俟( )其生芽,撒于田中;4、方语百千,不可殚( )述; 5、待夏潦( )已过,六月刈( )初禾。(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俟( )其生芽,撒于田中 2、 秧过期老( )而长节 3、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4、凡稻旬日()失水 5、六月刈( )初禾 6、则汲( )灌与稻相始终 7、农家勤苦( ),为春酒之需也 8、滋益全无,不足尚( )也 (三)翻译句子,并探究句子的句式特点1、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2、生谷数粒,结果而已。3、夏种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
7、不绝之亩。4、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四、研读稻的内容(一)初读课文,梳理文意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内容,并指出各段的说明方法。1、阅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写稻的种类(总)分类说明,请具体说一说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的?第一段介绍水稻的种类。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见下面板书粘性:不粘:秔、粳 粘: 稌;糯功用:糯米酿酒等稻谷的形状:长芒;短芒稻谷的色泽:雪白;牙黄等2、阅读第二段(1)思考:这一段主要介绍什么内容?分三个步骤说明水稻的育种分秧的?主要第二段介绍水稻的育种分秧。操作流程:第一步是:湿种(春分前;清明后)第二步是
8、:播种(稻秆麦秸浸泡)第三步是:分栽(干旱洪涝不宜栽;秧田与本田的比例)(2)思考:从这段介绍中,你懂得了哪些水稻栽培技术?如水稻育秧后30天拔起分栽,以及一亩秧苗可移栽25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用数字说明,这些都来自生产实践的科学数据,几个世纪以来对水稻种植具有指导作用。3、阅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介绍水稻的内容?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第三段介绍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收获:早熟的:七十天 晚熟的:二百多天 冬季播种的:仲夏收获。(无霜雪,干旱) 夏季播种的:冬季收获。(种在山间:水源不断,长期长,地温低;种在湖边:立夏时播撒高地,待农时。)由此来看,收获和成熟,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12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