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临沂市 重点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开端,是女娲炼石补天,唯独剩下一块顽石弃之不用,顽石遂(哀叹/悲哀)“无材可去补苍天”。这又何尝不是曹公的沉重叹息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心都深怀补天救世的(情结/情绪)。即使写(透/出)了男性的沦落, ,曹公还是怀着希望、爱和悲悯,在“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末世情境中,写了王熙凤和探春这两个补天者。王熙凤这个补天者的形象,深刻而驳杂。她入主尘事,“意悬悬半世
2、心”,强劲有力,但也沾染了男性世界的浊臭气息,精明能干却利欲熏心,大权在握,性格中的恶更被进一步放大。外加不识字,也让她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缺乏更高远的追求。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炼石弃之不用 B浊臭利欲熏心 C悲悯尘事 D无材沦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悲哀情结出 B哀叹情结透 C哀叹情绪透 D悲哀情绪出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文人全线溃败的历史和文化 B传统的中国文人全线溃败的历史和文化 C传统的中国文人历史和文化的全线溃败 D中国的传统文人历史和文化的全线溃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
3、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_,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_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_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染 B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C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D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是( ) A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B“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
4、同事业,有利 于将政治互信、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优势。 C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人口规模庞大造成的。 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
5、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
6、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
7、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
8、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6.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B.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C. 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9、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
10、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 “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
11、。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宫中时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
12、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
13、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选自宋史,有删减)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皆出于此乎 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跂而望矣11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B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C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D建隆元
14、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第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分)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分)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
15、启封,其苦节愈见。(4分)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君不见简苏徯杜甫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注】苏徯:大历元年,杜甫在夔州遇见苏徯。苏溪此时正隐居深山穷谷之中。杜甫劝其下山,便写下此作。 (1)试分析诗歌前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2)“丈夫盖棺事始霹雳魍魉兼狂风”这五句是怎样劝说苏徯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观?(4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情表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在逍
16、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 (3)归去来兮辞作者写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的句子_,_。五、(12分)1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_,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
17、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手工业。A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C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1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 。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