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表达交流活动--寻觅节日的诗情》精品课件(共57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达交流活动-寻觅节日的诗情
- 资源描述:
-
1、【活动流程】全班分为四小组,各组底分均为 100分,以答题得分累计各组成绩。遇积分相同时,采取加赛 1道抢答题的办法决出高低。一、必答题小组必答题由本组任一组员回答,其它队员不可补充或更改,但之前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商议。必答题答对的得10分,答错扣10分。二、抢答题抢答题必须在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方能站起,抢答题回答正确的得10分,错误的扣10分。(回答不正确由其他组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得10分,错误的扣10分)三、自选风险题题库提供不同传统节日的组题,根据难易程度把组题里的每道题目的分值定为30、20、10分,各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节目的组题来作答。答对的按相应题目的分值得分,答错的按相应题目的
2、分值扣分。必答题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抢答题风险题30分:端午节清明节20分:除夕中秋节10分:元宵节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哪个节日?重阳节选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返回明月几时有?把
3、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描写的是哪个节日?中秋节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返回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元宵选自(唐)张祜的正月十五夜
4、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返回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清明选自(明)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5、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返回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描写的是哪个节日?七夕选自迢迢牵牛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
6、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返回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端午选自(清)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但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7、则据说是为了避邪。返回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冬至选自(唐)杜甫的小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返回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哪个节日?春节选自王安石的元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一岁除:一年已尽。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030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人之初1|人教新课标(2016) (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