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二首》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清照词二首
- 资源描述:
-
1、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课题李清照词二首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重点难点1、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2、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3、鉴赏词的表现手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她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我们就通过学习她的两首词鹧鸪天和永遇乐来走进这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二、推进新课作者介绍: 1、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
2、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得她的
3、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她的词,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2、词风变化: (1)由于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例如: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
4、 2)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了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1129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所以,她的后期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 李清照后期的词: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评:离愁、孤寂、悲秋、伤感之情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和错落和谐的音律表现得淋漓尽致,声声凄厉,句句揪心,怪不得历代词家都异口同声地称赞此词为千古绝调!后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凄清深沉、苍凉悲楚 三、课文简析 (一)学习鹧鸪天桂花 1写作背景简介: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屏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主旨) 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
6、艳丽,“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2)“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