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平区东厦 中学 2011 201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语文科试卷命题:高二备课组 教研组长: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卷选择题区域内。3第二部分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笔涂黑选做题的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答案无效。第一部分(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
2、,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朔风/塑造 戏谑/琐屑 癖好/臧否人物B.箴言/斟酌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C.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D.悲恸/恫吓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B这次选举,本来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如果你也想跟着大家的脚步到这些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去“凑凑热闹”,一定要掌握好出游情报,它们能让你在
3、出游热潮中玩得更个性、更精彩。D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地沟油”案的宣判,彰显了我国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力度,给那些置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的食品生产销售者敲响了警钟。B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前,能否改善收入分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C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而且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D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
4、 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3分)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 。 , , 。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所谓传奇,就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意蕴 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A B C D 二、本大题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
5、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
6、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
7、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注】内外艰:父母丧事。诛求:强制征收。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拗蕃:违背货运规定。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等待B脱有衅,吾当坐 祸患C事闻,朝廷嘉之 赞许D勒其还趋直沽 命令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内外艰不上 悉去之,抚以恩意B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 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C拗蕃者例籍其货 其人既死D比待命,民且死 子孙贫且行乞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 (3分)悉去之,抚以恩意 诉于
8、克敬,愿还本乡脱有衅,吾当坐 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B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C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第二部分(共126分)三、本大题3小题,共23分。9断句和翻
9、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注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1)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4分)(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追求。(3分)11补
10、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
11、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
12、“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
13、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
14、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
15、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F“低头做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根据文意,下列选项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是( )(3分)A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D俯首甘为孺子牛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1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五、选考题,共15
16、分。请先把所选文本对应信息点涂黑,然后再答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白痴耿耕这是小城的一道风景,一个少年站在十字路口中央,认真而坚定地指挥着车辆与行人。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少年,但多数人叫不出少年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个白痴。除了上下班的高峰期,有警察站在路中间指挥外,其余的时间属于这个少年。他指挥的手势和那些真正的警察一样,谁也不知他是怎么学来的。据说少年不会说话,所有路过十字路口的人都相信这点,因为他们从没有听那少年说过话,最多也就听见他嗓子里发出一个简单的音节。对少年在路口指挥交通的事,小城人已习以为常,也没有将少年当回事,因为他只是个白痴。多数人会看着红绿灯,选择自己
17、的停走;少部分人大概是色盲,并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自由穿行。这让少年很是气愤,常常指着那几个不听指挥的人,从嗓子眼里发出响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只是一个音节,那就是一个“啊”字。有些乡下来的或者从外地来的人,看着站在路中央的少年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少年的手势,选择穿越马路的时机。这时,少年的脸上带着笑意,手势热烈地挥舞着,嘴里轻声地发出那个单音节,指示着行人的脚步。其实少年站在路中央时,我们看不出他是个白痴,只会认为他是个认真的交通协管员。少年什么时候迷上指挥交通这个游戏的,小城人说不清楚,只知道他站在十字路口上已经有好几年了,所以他指挥的手势才会那么娴熟,这说明少年
18、是知道学习这个事的。关于少年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有一个版本传得最广。说少年并不是天生的白痴,而是后天造成的。故事是他五岁的时候发生的。那是一个晚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他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横穿十字路口时,被一辆行驶的货车给撞飞了出去。因为晚上和下雨的原因,路上没有行人,所以他和妈妈在雨水中躺了很久,而那辆货车早已不知去向。等有人将他们送进医院抢救时,他妈妈没有再醒过来,而他醒过来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那天,少年站在十字路口像往常一样,认真指挥交通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推着自行车,车的后座上带着一个孩子,在亮红灯的时候,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推着自行车在人流中穿行。少年看着她大声地喊叫,脸涨得通红。
19、可那中年妇女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自己的行走。路口那些等着过马路的人,也漠然的看着,因为这种情况他们已经见了很多,每回都有那么几个人,会在车流中穿过马路,显得那么有个性与勇气。中年妇女已经穿行到了马路中央,少年还在那里“啊啊啊”的叫喊着,但他却不挪动一下自己的脚步,只是站在原地喊着。中年妇女转头看了一眼少年那焦急的脸,露出一丝微笑,然后准备穿行另一条车流。这时,一辆轿车直直地开来,撞上了正在横穿马路的中年妇女,惊叫声与刹车声一起响起。绿灯也在这时亮起。路边那些要过马路的人,一下子围了上去。有好事的人掏出手机,拨打着报警与急救电话,使整个现场一片混乱。少年呆呆地站在原来的位置上,脸色苍白,眼
20、里含着一些泪水,大概这么站了几分钟后,他移动脚步,朝乱作一团的人群走去。他艰难的挤进人群,站在正躺在地上呻吟的中年妇女身边,看着躺在地上已没有声音的孩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所有围观的人都听见了这两个字,便有些诧异地看着他。他没在意那些眼神,似乎为了图自己快乐一样,对着躺在地上的中年妇女,一连说了好几遍白痴,然后掉头走出人群。在这过程中,围观的人很自觉地给他让出一条道路,少年便默默地朝前走去,没有回头看一眼。在后来的日子里,走过十字路口的人,没有看到少年站在路口指挥交通,但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小说界2008年第4期)16.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以“这是小城的一道风
21、景”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17.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作为小说的标题。(6分)18.有人说这个白痴少年不是白痴,你认为呢?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由。(5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无可奈何陈忠实从1993年陈忠实的白鹿原出版后,我就记住了陈忠实那张“沟壑纵横”却不失坚毅的脸,想象着年轻时的这张脸该有多么英俊。但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电视专题片里的年轻陈忠实照片决谈不上英俊,只是比农村小伙子身上多了点“酸文假醋”气,真不如现在看着顺眼、深奥、硬朗、线条分明。有一次我用这话调侃陈忠实,他用陕西话回敬我:“得是地,人家都说周总理就是越老越帅气嘛!”有一次我在书摊
22、上看到一本以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署名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丰乳玉臂,马上打电话逗他:返老还童啦,怎么研究起“肢体学”?陈忠实一边听我电话一边在来回踱步,我在电话里能听出他啼笑皆非的腔调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陈忠实抱怨说:“白鹿原自发表到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各类版本总印数早已超过100万册,可我还收集到盗版本十几种,盗版的数量估计超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总量的三倍以上。还有不下三十本以我名字出版的小说。我的名字有那么值钱吗?”陈忠实自己发现被盗名的第一本书是村画。欺世盗名者把村画弄得“遍地开花”,一点不在乎陈忠实本人是否知晓,竟然摆到了他家门口书摊上。摊主认得陈忠实,老远就冲他喊,你的新书卖得不错,刚进两
23、天,几十本就卖完了。陈忠实张口结舌,估计他当时那张脸得让小摊主做两天噩梦。没等噩梦过去,陈忠实又接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电话,说这部署名陈忠实的村画,内容与他们社出版的一部叫壁虎村的作品相同,作者是云南作协副主席李霁宇。他们请陈忠实写一篇文章以澄清事实,陈忠实只好怀着无法言说的心情著文说明事实真相。估计从那事起过滤嘴香烟消愁的作用不行了,陈忠实改吸雪茄。还有一次,上海一位读者和浙江师大的一位研究生几乎同时致信陈忠实,说他们买到一本署名陈忠实的小说生命原,内容不错,就是错别字太多。陈忠实当即回信说明本人并没有出版过这本书,希望他们将此书寄来看看,同时寄了自己的一部作品以作留念。其实陈忠实更为苦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21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