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丹柯 (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小说欣赏
- 资源描述:
-
1、丹柯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精读课文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3.了解“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重点:1.领会精读课文的内容和题旨;2.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教学难点:3.了解“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幻灯):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
2、话题是“小说的主题”。二、作者介绍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高尔基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
3、标超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青春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三、梳理情节,探究主题1.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
4、篇。2.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3.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故事情节。指名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4.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像大家熟悉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族人的困境。明确: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5.结合全文,理解第一段中“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的含义。首先,它极力描写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感和压迫感。其次,
5、“快乐、强壮、勇敢”原指一个人乐观,身体强健,能从容面对困难。课文既用来说明这些人曾经享有自由和梦想,并非身体孱弱或天生胆怯,平时看起来也很勇敢,同时又反衬出他们在遇到困难后的恐惧和压迫感,在关健时刻缺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6.文章一开头并没有马上写丹柯,而是先写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被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是为丹柯的出场拉开序幕,用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懦弱和恐惧衬托出丹柯的勇敢与坚强。这种扬彼抑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丹柯地精神面貌,奠定了主题的基调。7.我们再来看丹柯的困境。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分析丹柯所处的困境,就从
6、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来分析。一个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领路人。二是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把高高地举在头上”。最后,树林分开了,广大的草原横在自己的面前。8. 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6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