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山东省 平邑县 一中 语文 东坡 主题 单元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 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苏东坡作者姓名陈德秋所属单位山东省平邑一中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一中联系电话13792960170电子邮箱chenqqer邮政编码2733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苏轼是个全才,他在诗、词、
2、文、书、画诸方面都给世人留下了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他面对人生打击所表现出来的豁达胸襟,更是为我们后世人所敬仰。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苏轼的赤壁赋词二首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二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后人眼中的苏东坡。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苏东坡的理解,尤其是对苏东坡的乐观人生态度的解读,并将自己的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
3、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苏轼的作品。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过程方与法: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
4、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
5、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苏东坡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2苏东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专题划分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 ( 4课时) 专题二:后人眼
6、中的苏东坡 ( 2课时)专题一苏东坡其人其作所需课时4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苏轼的作品,一篇是散文赤壁赋,另外是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苏轼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以及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苏轼其人其作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天路【第1课时】_北师大版 (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