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河源 中国教育 学会 中英文 实验学校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22 答谢 中书书 讲学 答案 语文版
- 资源描述:
-
1、答谢中书书 1、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相关链接:1、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2.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
2、人又称之“仙人”。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2、 注音 颓( ) 鳞( ) 遂( ) 荇( ) 与( )奇者 3、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 这篇文章的题目“答谢中书书”应该怎样读?如何理解两个“书”的含义? 5、 有人评价这篇小短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画中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呢?6、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
3、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内容二: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短文中的山川之景美不胜收,作者是怎样写出普通的山川之美的呢?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也有人评价本文“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你朗诵诗中描写山水美景的句子,体会整齐的诗歌形式,品味语言特色。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组长带领组员反复朗诵课文,积累生字词,并尝试听写课本字词积累部分的生字词。任务二: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景物的共同特点?关键词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课题:第22课答谢中书书 模块四:当堂训练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2.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3. 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4.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5.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6.翻译下列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21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