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之八单元A的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人教版 语文 下册 完整 教案 单元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之八单元A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课前准备: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
2、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
3、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
4、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二、品读课文,再感美丽:1、引出第三自然段:出示: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2、让我们
5、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体会花之多,花之美。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会有怎样的感受?(怀念祖国和故乡,思念亲人)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