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 湛江市 第二 中学 2012 2013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孝悌(t) 槁暴(o p) 膏腴(y) 饿殍(pio)B庠序(xin) 洿池(w) 逡巡(qn) 狗彘(z)C数罟() 跂望(q) 锋镝(d) 壅蔽(yn)D参省(xn) 舟楫(j) 阿房宫() 殷忧(yn)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在高一新学期的班会课上,班长热情洋溢地的说:“告别母校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要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学习,锲而不舍,共同进步,面对自己与别人的不足,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以致祸起萧墙,大家要立志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既来之则安之 B、 锲
2、而不舍 C、五十步笑百步 D、祸起萧墙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文言文,要积累和掌握其中的文言实词,了解文言实词与今词词义的异同和发展变化的情况。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C金正日此次访问俄罗斯并与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D在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大型龙头房企依赖自身资金
3、优势“以价换量”,销售业绩大幅提升。其中,万科以1418亿蝉联销售金额冠军。此外,中海地产、恒大地产、万达集团的销售均超过900亿。除保利地产跻身千亿房企行列外,金地集团也以1078亿的销售金额跨入千亿房企俱乐部。但在刚需支撑下,2012年商品房销售整体回暖。2012年,是楼市调控继续深入发力的一年。A B C D5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非我也,兵也。C固而近于费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D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惑而不从师
4、,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序八州而朝同列B、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移其粟于河内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作师说以贻之。 争割地以赂秦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7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3分)是亦走也无乃尔是过与王道之始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拘于时,学于余。 俯首系颈,委命下吏A BC D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填然鼓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天下云合而响应B树之以桑 位卑则足
5、羞 小学而大遗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不耻相师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既来之,则安之 会盟而谋弱秦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9下列加点词全部是意动用的一项是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谨庠序之教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吾从而师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却匈奴七百余里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不必贤于弟子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学者必有师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BC D11下面选项中,全
6、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百有余年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吾尝跂而望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君子生非异也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A BC D二、古诗文(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宋】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
7、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
8、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注黾勉(mnmin):努力。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B. 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才能不及中人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 D.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不患
9、寡而患不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置家罗浮之下 B. 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 每以家贫,东西游走 D. 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4.下列各句,与“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A无乃尔是过与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又何羡乎D自以为不若也15.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
10、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1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
11、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3 分)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 故远人不服, 。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3) ,王道之始也。(4)王无罪岁,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 ,无以至千里(7)吾师道也, (
12、8)闻道有先后, (9) ,吾未见其明也 (10)吾尝终日而思矣, 三、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一笔活命的遗产爷爷是个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我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我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
13、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铜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35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