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市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周阅读训练试题粤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连州市 2013 届高三 语文 下学 第二 阅读 训练 试题 粤教版
- 资源描述:
-
1、第二周语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 (15分)生命之剧的导演郭礼和“垃圾DNA”这个名字出自上世纪70年代。在这之前已经发现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结构的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基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间隔,就像上海到北京的铁路有许多火车站,但这些火车站只占据铁路总长的1.5%(也就是基因只占DNA总长的1.5%)。故而,197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大野乾把不编码蛋白的染色体片断称为“垃圾基因”。70年代后期,由于DNA测序技术的诞生和使用,证明不仅基因之间有很长的不编码DNA,就是基因内部也存在有许多不编码的间隔,说明一个完整的基因实际上是由许多不连续的DNA编码片断
2、拼接起来的。因此,科学家把这些不编码蛋白信息的DNA统称为“垃圾DNA”。但是,对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DNA测序,发现它们的基因内部却是连续编码,基因之间的间隔也很短,说明它们的垃圾DNA很少。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和基因结构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这使人们产生很多联想和推测。真核细胞产生这么多的“垃圾DNA”究竟干什么?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DNA测序技术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故而人们提出将人类的基因组(人的细胞染色体全部DNA)序列进行分析,这就是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此计划从1990年启动到2003年完成,但是,这项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工程实际上只是完成了一个草图。因
3、为,研究人员只是将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出一部分,还有很多空隙未测出,主要是涉及到一些重复序列,它们的序列用现有技术很难测出。根据已测出的序列和结构分析,基因只有2.6万个左右,占基因组总长度约1.5%,而98.5%的DNA为非编码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垃圾DNA”。这98.5%的“垃圾DNA”究竟有什么用处?于是,科学家们在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草图之后,启动了ENCODE研究计划,进一步对那些基因组空白处进行测序,并探索这些大量的“垃圾DNA”的功能,编篡DNA元件百科全书。上述两个研究计划可以分别称为“结构基因组计划”和“功能基因组计划”。“结构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证明:人类和小鼠的基因
4、组大小、基因种类和数量、甚至基因的结构都很相似,但在个体形态和智慧方面的差异却有天壤之别。他们的基因组最大的差异就是“垃圾DNA”,由此可见“垃圾DNA”并不“垃圾”,它可能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个体生长、疾病发生、机体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现象都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与控制基因的变异、突变、表达、调控等密切相关。可以把生命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一台电脑在进行一项工程设计,例如用电脑设计飞机。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数据库”,另一个是“软件包”。有了这两项工具就可以设计出个各种类型的飞机。生命活动中的基因库可以把它理解为“数据库”,因为小鼠、猴子与人类的基因库大同小异,而且可以相互替代。“垃圾D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