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含解析 2021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诗词 阅读 专项 训练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永遇乐苏轼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注】此词原序交代:苏轼是在与人相聚于景疏楼(大约位于江苏)时,写了这首词寄给远方的朋友孙巨源。孙巨源离开海州时,曾“坐别于景疏楼上”。濉:水名。淮:淮河。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时孙巨源在此办公。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由设想孙巨源当初离
2、别海州时写起,词人想象了几种不同的情景,层层递进。B.“美酒”三句写孙巨源起行后的情景,“别来三度”句至上阕末尾写词人旅途孤单、无人同醉。C.“今朝”三句写客人捎来孙巨源的“深意”,回应前文,表现二人相互思念的情愫。D.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在回忆、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2.“月”在本词中多次出现,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月”这个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风入松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眀,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1.下
3、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既抒怀人之感,又生伤春之情。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借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撼魄之感。B.“愁草瘗花铭”一句意密而情浓,作者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反映在此五字中了。C.“楼前绿暗分携路”,“绿暗”与前两句相照应,暗示春花在风雨中凋零的状况,该句抒发了作者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D.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谐“留”音,赠柳表示不忍离别。本词中的“一丝柳,一寸柔情”,也是取此意,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可谓语浅意深。2.谭献在谭评词辨中评价此词“黄蜂二句,是痴语,是深语。结处见温厚”。请结合
4、此评价,简要赏析词的下阕。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水调歌头焦山吴潜【注】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注】吴潜满腹诗书,却官小权微,难受重用,该词为他任镇江知府时所作。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最后一句“好景画难描”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
5、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的作用相同。C.“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跳荡的神思。D.“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一句,词人从历史的角度,由近到远,写镇江古城的攻守征战,突显镇江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本词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子月:农历十一月。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
6、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B.“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C.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D.“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
7、江雪” 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注】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鼎”“山林”运用比喻修辞,分别喻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居乡野的生活,这句诗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B.“人间宠辱休惊”一句,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无需心惊,体现了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C.下片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
8、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情真意切,清丽洒脱。D.作者在下片运用虚写、设问、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族弟辛祐之的深厚情意。2.这首送别词结尾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鬓:指代中年鬓发早白。庙:宗庙。古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之处所。教坊:古官署,司宫乐。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回忆过去沉溺于奢侈淫逸的帝王生活,下阕写自己
9、离别家国时只能“垂泪对宫娥”的情景,流露出身为“臣虏”之后难以言说的隐痛和悲哀。B.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词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于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以开后来豪放一派。C.“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词人运用“沈腰”“潘鬓”的典故,极言自己被俘后精神上的苦闷与肉体上的摧残。D.这首词运用衬托很有特色:上阕极言家国一统、山河广阔、宫阙巍峨、花草艳美,反衬词人被俘后的凄凉悲苦,揭示了他绵绵不尽的哀愁。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的?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B;2.本词上阕以“月”为主要意象抒发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明月如水”交代离别时的情境,渲染别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课时优案9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