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5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课件1(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资源描述:
-
1、第5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课件1(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趣味故事】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
2、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一、简介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
3、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人工选择学说】达尔文在研究家畜和作物品种起源时,首先发现每一种家畜和作物都有许多品种,他认为不论品种有多少,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大,但这些品种都来自一个或少数几个野生种。如家鸽的品种很多(达尔文当时搜集的鸽子有150个品种),但它们都起源于一种,
4、即野生的岩鸽;家鸡的品种很多,但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即野生的原鸡。不同的品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达尔文认为:家养生物的各种品种,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创造出来的。所谓选择,就是人类根据他们的要求和爱好把符合要求的个体变异保存下来,并让它们传种接代,把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累积,逐渐形成各种品种。这样看来,新品种的形成包括3个因素:即变异、遗传与选择。变异在这里起着提供材料的作用,没有变异就没有选择的原材料;选择保留了对人有利的变异,淘汰对人不利的变异,没有选择,就没有变异的定向发展;遗传起着保持巩固变异的作用,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的积累。人工选择学说的建立对达尔文进一步探讨物种
5、起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使他联想到,在自然界是否也有类似的选择过程呢?进一步的研究使达尔文确信:各物种的起源也是由于在自然界存在着同人工选择相似的选择过程。从而建立了自然选择的学说。【物种起源的意义】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生物进化论】简称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进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
6、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种起源有详细的论述。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在达尔文之前,生物进化已是铁证如山了,一些敢于冲破宗教信仰的束缚的科学家也开始正视这个事实。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已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并大胆地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来自同一种祖先。他并且认为地球的年龄要比圣经所记载的几千年要古老得多,并把生物物种的变化和地球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但是
7、在社会的压力下,布封被迫宣布放弃这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因此未能产生什么影响。三大困难第一,是缺少过渡型化石。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是一个在环境的选择下,逐渐地发生改变的过程,因此在旧种和新种之间,在旧类和新类之间,应该存在过渡形态,而这只能在化石中寻找。在当时已发现的化石标本中,找不到一具可视为过渡型的。达尔文认为这是由于化石记录不完全,并相信进一步的寻找将会发现一些过渡型化石。确实地,在物种起源发表两年后,从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型始祖鸟出土了,以后各种各样的过渡型化石纷纷被发现,最著名的莫过于从猿到人的猿人化石。在现在被称为过渡型的化石已有上千种,但是与已知的几百万种化石相比,仍然显得非常稀
8、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生物化石都是偶然形成的,因此化石记录必然非常不完全;另一方面,按照现在流行的“间断平衡”假说,生物在进化时,往往是在很长时间的稳定之后,在短时间内完成向新种的进化,因此过渡形态更加难以形成化石。第二,是地球的年龄问题。既然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它就需要无比漫长的时间。达尔文认为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亿、十几亿年。但是当时物理学界的泰斗威廉汤姆逊(即开尔文勋爵,一个神创论者)用热力学的方法证明地球只有一亿年的历史,而只有最近的最多两千万年地球才冷却到能够让生命生存。对于物理学家的挑战,达尔文无法反击,只能说“我确信有一天世界将被发现比汤姆逊所计算
9、而得的还要古老”。我们今天已知道达尔文是对的,而汤姆逊算错了,现在的地质学界公认地球有四十几亿年的历史,而至少在三十亿年前生命就已诞生。但是在当时,在地球的年龄问题上,人们显然更倾向于相信物理学权威。第三个困难是最致命的:达尔文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择。当时的生物学界普遍相信所谓“融合遗传”:父方和母方的性状融合在一起遗传给子代。这似乎是很显然的,白人和黑人结婚生的子女的肤色总是介于黑白之间。汤姆逊的学生、苏格兰工程师简金(FJenkin)据此指出:一个优良的变异会很快地被众多劣等的变异融合、稀释掉,而无法像自然选择学说所说的那样在后代保存、扩散开来,就像一个白人到一个非洲黑人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595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课后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