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数学(理科)(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第8章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 WORD版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三数学理科全国版一轮复习试题:第8章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WORD版含解析 2022 数学 理科 全国 一轮 复习 试题 空间 位置 关系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二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021陕西省部分学校摸底检测已知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若ab,bc,则ac;若ab,bc,则ac;若ab,b,则a;若a,b,则ab.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B.C.D.2.2020河南省名校4月模拟如图8-2-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A1=2,BC=2,点D为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D与A1C所成的角为()图8-2-1A.2B.3C.4D.63.2020合肥三检点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DCC1D1内的一个动点,若APD与BC
2、P的面积之比等于2,则点P的轨迹是()A.圆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双曲线的一部分D.抛物线的一部分4.数学文化题图8-2-2九章算术是我国的一部古代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8-2-2),其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EFAB,若AB=3EF,ADE和BCF都是正三角形,且AD=2EF,则异面直线AE与CF所成角的大小为.5.2020四川五校联考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棱C1D1,B1C1的中点,过A,E,F三点作该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周长为.6.2021贵阳市摸底测试图8-2-3如图8-2-3,正方体ABCD-A1B1C1D1
3、的棱长为1,则下列四个命题: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等于4;点C到平面 ABC1D1的距离为22;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4;三棱柱AA1D1-BB1C1的外接球的半径为32.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2021安徽省四校联考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棱C1D1,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A1B1C1D1内一点,若AP平面BDEF,则线段AP长度的取值范围是()A.52,2B.324,52C.328,62D.62,28.2020陕西省部分学校摸底检测将正方形ABCD中的A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得平面ABC垂直于平面
4、ACD,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A.90B.60C.45D.309.2020广东七校第二次联考如图8-2-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Q分别是线段AD1和B1C上的动点,且满足AP=B1Q,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存在P,Q运动到某一位置,使ABPQB.BPQ的面积为定值C.当点P不与点A重合时,直线PB1与AQ是异面直线D.无论P,Q运动到什么位置,均有BCPQ图8-2-4图8-2-510.2021黑龙江省六校联考如图8-2-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M,N分别是棱BC,C1D1的中点,点P在平面A1B1C1D1内,点Q在线段A
5、1N上,若PM=5,则PQ长度的最小值为.答 案第二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B对于,因为ab,bc,所以ac(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故是真命题;对于,若ab,bc,则a,c可能平行、相交,也可能异面,故是假命题;对于,若ab,b,直线a与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是假命题;对于,若b,则存在l,使得bl,又a,所以al,所以ab,故是真命题.故选B.2.B解法一取B1C1的中点D1,连接A1D1,D1C.易证A1D1AD,故A1D1,A1C所成的角就是AD,A1C所成的角.AB=AC=2,BC=2,D为BC的中点,ADBC,AD=AB2-BD2=(
6、2)2-12=1,A1D1=AD=1,又A1C=AA12+AC2=(2)2+(2)2=2,D1C=D1C12+C1C2=12+(2)2=3,A1D12+D1C2=A1C2,A1D1C为直角三角形,cosD1A1C=12,即异面直线AD与A1C所成的角为3,故选B.图D 8-2-10解法二易知AB,AC,AA1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AB,AC,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D 8-2-10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A1(0,0,2),B(2,0,0),C(0,2,0),D(22,22,0),AD=(22,22,0),A1C=(0,2,-2),cos=ADA1C|
7、AD|A1C|=12,即异面直线AD与A1C所成的角为3.故选B.3.A解法一因为ABCD-A1B1C1D1是正方体,所以AD平面DCC1D1,BC平面DCC1D1,又点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DCC1D1内的一个动点,所以ADDP,BCCP,则SADPSBCP=PDPC=2,以D为原点,分别以DC,DD1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x,y),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0,0),C(1,0),PDPC=2,即x2+y2(x-1)2+y2=2,化简整理得x2+y2-83x+43=0,因为点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面DCC1D1内的一个动点,所以点P的轨迹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97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武汉专版课件:10.pptx(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