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2022届高中数学 微专题52 证明等差等比数列练习(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42316
  • 上传时间:2025-11-21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30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高中数学 微专题52 证明等差等比数列练习含解析 2022 高中数学 专题 52 证明 等差 等比数列 练习 解析
    资源描述:

    1、微专题52 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在数列的解答题中,有时第一问会要求证明某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既考察了学生证明数列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一、基础知识:1、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1)定义法(递推公式):(等差),(等比)(2)通项公式:(等差),(等比)(3)前项和:(等差),(等比)(4)等差(等比)中项: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均为前后两项的等差(等比)中项2、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1)通常利用定义法,寻找到公差(公比)(2)也可利用等差等比中项来进行证明,即,均有: (等差) (等比)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数列的首项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思路一:构造

    2、法,按照所给的形式对已知递推公式进行构造,观察发现所证的数列存在这样的倒数,所以考虑递推公式两边同取倒数:即,在考虑构造“”:即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思路二:代入法:将所证数列视为一个整体,用表示:,则只需证明是等比数列即可,那么需要关于的条件(首项,递推公式),所以用将表示出来,并代换到的递推公式中,进而可从的递推公式出发,进行证明解:令,则 递推公式变为: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数列为等比数列小炼有话说:(1)构造法:在构造的过程中,要寻找所证数列形式的亮点,并以此为突破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如例1中就是抓住所证数列有一个“倒数”的特点,进而对递推公式作取倒数的变换。所以构造法的关键之处在于

    3、能够观察到所证数列显著的特点并加以利用(2)代换法:此方法显得模式化,只需经历“换元表示代入化简”即可,说两点:一是代换体现了两个数列的一种对应关系,且这种对应是同序数项的对应(第项对应第项);二是经过代换,得到的递推公式,而所证是等比数列,那么意味着其递推公式经过化简应当形式非常简单,所以尽管代入之后等式复杂,但坚定地化简下去,通常能够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个人认为,代入法是一个比较“无脑”的方法,只需循规蹈矩按步骤去做即可。例2:数列的前n项和为,(*)设,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思路:本题所给等式混合在一起,可考虑将其转变为只含或只含的等式,题目中倾向于项的关系,故考虑消掉,

    4、再进行求解解: 可得: 即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令 代入(*)可得: 小炼有话说:(1)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等式,通常转化为纯(项的递推公式)或者纯(前项和的递推公式),变形的方法如下: 消去:向下再写一个关于的式子(如例2),然后两式相减(注意取值范围变化) 消去:只需代换即可()(2)混合在一起的等式可求出,令即可(因为)(3)这里体现出的价值: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最好求的:只需一项和公差(公比),构造出等差等比数列也就意味这其通项可求,而通过也可将的通项公式求出。这里要体会两点:一是回顾依递推求通项时,为什么要构造等差等比数列,在这里给予了一个解释;二是体会解答题中这一问的价值:一个复杂

    5、的递推公式,直接求其通项公式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在第一问中,恰好是搭了一座桥梁,告诉你如何去进行构造辅助数列,进而求解原数列的通项公式。所以遇到此类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证明,而可以顺藤摸瓜将通项一并求出来例3:已知数列满足:且,求证:为等差数列解:设,则代入可得: 为等差数列,即为等差数列例4:已知曲线,过上一点作一斜率为的直线交曲线于另一点(且,点列的横坐标构成数列,其中.(1)求与的关系式;(2)令,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解:(1)曲线 (2),代入到递推公式中可得: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小炼有话说:本题(2)用构造法比较复杂,不易构造出的形式,所以考虑用代入法直接求解例5:已知数列满足,判断数列

    6、是否为等比数列?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试求出解:设代入到可得:而 时,不是等比数列 时,是等比数列,即为等比数列 例6:(2015山东日照3月考)已知数列中,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思路:所证数列为,可发现要寻找的是偶数项的联系,所以将已知分段递推关系转变为与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构造证明即可证明:由可得: 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例7:(2015湖北襄阳四中阶段性测试)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非负整数均有: (1)求 (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解:(1)令可得:再令可得: (2)思路:考虑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则要寻找,的关系,即所涉及项为,结合已知等式令,利用(1)中的,将代换

    7、为即可证明,进而求出通项公式证明:在中令得: 由(1)得代入可得: 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例8:(2010 安徽,20)设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不为0,求证:是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都有 思路:证明充要条件要将两个条件分别作为条件与结论进行证明,首先证明必要性,即已知等差数列证明恒等式。观察所证等式可联想到求和中的裂项相消。所以考虑,然后恒等式左边进行求和即可证明。再证明充分性,即已知恒等式证明等差数列:恒等式左侧为求和形式,所以考虑向前写一个式子两式相减,进而左边消去大量的项,可得:,通过化简可得:,从而利用等差中项完成等差数列的证明证明:先证必要性:是等差数列 当时 左边 右边 当时,考

    8、虑左边 右边所证恒等式成立再证必要性: 可得:两边同时乘以得: 同理: -可得: 为等差数列小炼有话说:(1)本题证明等差数列所用的是等差中项的方法,此类方法多在数列中存在三项关系时使用(2)在充分性的证明中连续用到了构造新式并相减的方法,这也是变形递推公式的方法之一,当原递推公式难以变形时,可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构造出新的递推公式,尤其递推公式的一侧是求和形式时,这种方法可以消去大量的项,达到化简递推公式的目的。例9: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为常数),且 (1)求的值(2)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解:(1)令,则有 令,则有 可得: (2)思路:所给的递推公式中含有,而且原递推公式也很难变形,所以考虑再写一个式子两式相减,构造新的递推公式,仿照(1)进行变形。解: 可得: 从而 数列为等差数列例10:在数列中,且对任意,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若,求证:成等比数列思路:由的公差为,而表示数列中相邻的奇数项,所以可选择它们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即,从而可以求出奇数项的通项公式,再利用可求出,进而均可用含的式子表示,再从定义出发即可证明其成等比数列解:成等差数列且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中数学 微专题52 证明等差等比数列练习(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231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b卷).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b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a卷)word版.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a卷)word版.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a卷).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a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解析答案.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解析答案.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精品答案.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精品答案.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精练).docx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doc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doc
  • 河南省商城县丰集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商城县丰集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如何应用合作化学习.doc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如何应用合作化学习.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模拟题).doc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巩固).docx
  •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试卷评讲的尝试.doc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试卷评讲的尝试.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商周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 理.doc河南省商周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 理.doc
  •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docx
  • 河南省商周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 文.doc河南省商周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6月联考试题 文.doc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研究与分析.doc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研究与分析.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