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理)高考考前模拟大演练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南宁市 第二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数学 高考 考前 模拟 演练 试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23届南宁市第二中学考前模拟大演练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x轴对称,且,则复数( )A. 1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对称性求出,再利用复数除法求解作答.【详解】复
2、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x轴对称,且,则,所以.故选:D2. 设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结合交集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由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故.故选:A3. 如图所示是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的三幅统计图: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从折线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总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B. 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C. 2050年南美洲及大洋洲人口之和与欧洲人口基本持平D. 1957年到2050年各洲中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折线图、条形图及扇
3、形图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对于A,从折线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总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故A正确;对于B,从扇形图中能够明显地看出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故B正确;对于C,从条形图中能够明显地看出2050年南美洲及大洋洲人口之和与欧洲人口基本持平,故C正确;对于D,由题中三幅统计图并不能得出从1957年到2050年中哪个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故D错误.故选:D.4. 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已知条件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长为的正方体沿对角面截去一半后的三棱
4、柱,底面为直角边长为的直角三角形故选C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5. 已知函数同时满足性质:;当时,则函数可能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函数的奇偶性和在上的单调性,再逐项判断作答.【详解】由,知函数是偶函数,由当时,知在上单调递减,对于A,函数在上单调递增,A不是;对于B,指数函数不具奇偶性,B不是;对于D,当时,在上单调递增,D不是;对于C,函数是偶函数,当时,而余弦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即在上单调递减,C是.故选:C6. 已知一组样本数据共有9个数,其平均数为8,方差为12.将这组样本数据增加一个数据后,所得新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9,则新
5、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 )A. 18.2B. 19.6C. 19.8D. 21.4【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及其方差公式求解.【详解】设增加的数为,原来的9个数分别为,则,所以,又因为,即,所以,故选:C.7. 已知,则(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降幂公式及诱导公式计算可得.【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8. 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以,在中国,
6、“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下图是五行图,现有种颜色可供选择给五“行”涂色,要求五行相生不能用同一种颜色(例如木生火,木与火不能同色,水生木,水与木不能同色),五行相克可以用同一种颜色(例如火与水相克可以用同一种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种数有(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依次填涂“火”、“土”、“金”、“水”、“木”,分别确定每个区域的涂色方法种数,结合分类加法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要求五行相生不能用同一种颜色(例如木生火,木与火不能同色,水生木,水与木不能同色),五行相克可以用同一种颜色(例如火与水相克可以用同一种颜色),不妨设四种颜色分别为、
7、,先填涂区域“火”,有种选择,不妨设区域“火”填涂的颜色为,接下来填涂区域“土”,有种选择,分别为、,若区域“土”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金”填涂的颜色分别为、;若区域“土”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金”填涂的颜色分别为、;若区域“土”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金”填涂的颜色分别为、.综上所述,区域“金”填涂、的方案种数分别为、种,接下来考虑区域“水”的填涂方案:若区域“金”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水”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金”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水”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金”填涂颜色为,则区域“水”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金”填涂的颜色为,则区域“水”填涂的颜色可为、.则区域“水”填涂的方案
8、种数为种,填涂的方案种数为种,填涂的方案种数为种,填涂的方案种数为种.从区域“火”、“土”、“金”填涂至区域“水”,填涂区域“水”的方案还和填涂区域“木”有关,当区域“水”填涂的颜色为时,区域“木”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水”填涂的颜色为时,区域“木”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水”填涂的颜色为时,区域“木”填涂的颜色可为、;若区域“水”填涂的颜色为时,区域“木”填涂的颜色可为、.所以,当区域“火”填涂颜色时,填涂方案种数为种.因此,不同的涂色方法种数有种.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解涂色(种植)问题一般直接利用两个计算原理求解:(1)按区域的不同以区域为主分步计数,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
9、;(2)以颜色(种植作物)为主分类讨论,适用于“区域、点、线段”问题,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析;(3)对于涂色问题将空间问题平面化,转化为平面区域涂色问题.9. 在最强大脑的节目中,作为脑力角逐的考题,阿基米德多面体成为了难倒一众天才的“元凶”,因此“一夜爆红”.“阿基米德多面体”也称半正多面体,是由边数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它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例如足球一般是有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构成的阿基米德多面体.如图是以一正方体的各条棱的中点为顶点的多面体,这是一个有八个面为正三角形,六个面为正方形的“阿基米德多面体”,若该多面体的棱长为1,则经过该多面体的各个顶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10、)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把多面体放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结合正方体的结构特征确定球心,求出球半径作答.【详解】将该多面体放入正方体中,如图所示. 由于多面体的棱长为1,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因为该多面体是由棱长为的正方体连接各棱中点所得,所以该多面体外接球的球心为正方体对角线的中点,其外接球直径等于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即,所以,所以经过该多面体的各个顶点的球的表面积.故选:C10.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椭圆上一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设于,则由已知条件可求出,再利用椭圆的定义
11、可求出,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求出离心率.【详解】如图,设于,则由题意得,由椭圆定义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可得.故选:A11. 已知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D是AB上的三等分点(靠近点A)且,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2D. 4【答案】A【解析】【分析】由正余弦边角关系可得,进而有,设,则,且,利用正弦定理、和差角正弦公式得,即可求最大值.【详解】由,则,即,所以,则, 设,则,且,中,则,中,则,又,即,(为的外接圆半径),所以, 即,又,故,时,.故选:A12. 对于任意的,关于x的方程在上有三个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
12、A【解析】【分析】原方程可以化成,取,利用导数研究两个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原方程可以化成,取,.,当时,故在上为减函数;当时,故在上为增函数;当时,故在上为增函数;,故,在上为增函数.因为关于的方程在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故,故,解答,故选A.【点睛】复杂方程的解的问题,应结合方程的特点将已知方程转化为熟悉函数对应的方程,再把方程解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应该具有的特征,最后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结合函数特征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_.【答案】24【解析】【分析】由等差中项的性质即可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78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