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6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练习含解析 2023 年高 数学 一轮 复习 第七 立体几何 空间 向量 概念 运算 练习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考试要求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和垂直.3.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 知识梳理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 空间向量 在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相等向量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相反向量 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表示若干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共面向量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 2
2、.空间向量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对任意两个空间向量 a,b(b0),a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使 ab.(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 a,b 不共线,那么向量 p 与向量 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 pxayb.(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 a,b,c 不共面,那么对任意一个空间向量 p,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得 pxaybzc,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数量积 非零向量 a,b 的数量积 ab|a|b|cosa,b(2)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 a(a1,a2,a3),b(b1,b
3、2,b3)向量表示 坐标表示 数量积 ab a1b1a2b2a3b3 共线 ab(b0,R)a1b1,a2b2,a3b3 垂直 ab0(a0,b0)a1b1a2b2a3b30 模|a|a21a22a23 夹角余弦值 cosa,b ab|a|b|(a0,b0)cosa,b a1b1a2b2a3b3a21a22a23 b21b22b23 4.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 a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 l 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 a 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 l,取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则向量 a 为平面 的法向量(3)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4、 位置关系 向量表示 直线 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n1,n2 l1l2 n1n2n1n2(R)l1l2 n1n2n1n20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n,平面 的法向量为 m,l l nmnm0 l nmnm(R)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n,m nmnm(R)nmnm0 常用结论 1在平面中,A,B,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OAxOByOC(其中 xy1),O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 2在空间中,P,A,B,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OPxOAyOBzOC(其中 xyz1),O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2)若
5、直线 a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 的法向量平行,则 a.()(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 Oyz 平面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是(0,b,c)()(4)若 ab0,则a,b是钝角()教材改编题 1若a,b,c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各项中,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的是()Aa,ab,ab Bb,ab,ab Cc,ab,ab Dab,ab,a2b 答案 C 解析 ab(,R)与 a,b 共面 A,B,D 不正确 2.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M 为 A1C1与 B1D1的交点若ABa,ADb,AA1c,则下列向量中与BM相等的向量是()A12a12bc B.12a12bc C12a1
6、2bc D.12a12bc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根据向量运算的几何运算法则,BM BB1 B1M AA112(ADAB)c12(ba)12a12bc.3设直线 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2,2,1),b(3,2,m),若 l1l2,则 m_.答案 10 解析 l1l2,ab,ab64m0,m10.题型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 1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设 AA1a,ABb,ADc,M,N,P 分别是 AA1,BC,C1D1的中点,试用 a,b,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2)A1N;(3)MP NC1.解(1)P 是 C1D1的中点,AP AA1
7、 A1P AA1A1D1 D1P AA1AD12DC ac12AB ac12b.(2)N 是 BC 的中点,A1N A1AABBN ab12BC ab12AD ab12c.(3)M 是 AA1的中点,MPMAAP12 A1AAP 12a(ac12b)12a12bc.又 NC1NC CC112BC AA1 12AD AA112ca.MP NC112a12bc 12ca 32a12b32c.教师备选 如图,在三棱锥 OABC 中,M,N 分别是 OA,BC 的中点,G 是ABC 的重心,用基向量OA,OB,OC表示OG,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14OA12OB13OC B.12OA12OB12O
8、C C16OA13OB13OC D.13OA13OB13OC 答案 D 解析 MGMAAG12OA23AN12OA23(ONOA)12OA2312OBOCOA 16OA13OB13OC.OGOMMG12OA16OA13OB13OC13OA13OB13OC.思维升华 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 跟踪训练 1(1)(2022宁波模拟)如图,在三棱锥 OABC 中,点 P,Q 分别是 OA,BC 的中点,点 D 为线段 PQ 上一点,且PD2DQ,
9、若记OAa,OBb,OCc,则OD等于()A.16a13b13c B.13a13b13c C.13a16b13c D.13a13b16c 答案 A 解析 ODOPPD12OA23PQ 12OA23(OQOP)12OA23OQ23OP 12OA2312(OBOC)2312OA 16OA13OB13OC 16a13b13c.(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点 F 是侧面 CDD1C1的中心,若AFxADyABz AA1,则 xyz 等于()A.12B1C.32D2 答案 B 解析 AFADDFAD12(DD1D1C1)AD12(AA1A1B1)AD12(AA1AB)AD12AB12 A
10、A1,则 x1,y12,z12,则 xyz1.题型二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例 2 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 ABC 外的任一点 O,若点 M 满足OM13(OAOBOC)(1)判断MA,MB,MC三个向量是否共面;(2)判断点 M 是否在平面 ABC 内 解(1)由题知OAOBOC3OM,所以OAOM(OMOB)(OMOC),即MABMCMMBMC,所以MA,MB,MC共面(2)方法一 由(1)知,MA,MB,MC共面且基线过同一点 M,所以 M,A,B,C 四点共面,从而点 M 在平面 ABC 内 方法二 因为OM13(OAOBOC)13OA13OB13OC,又因为1313
11、131,所以 M,A,B,C 四点共面,从而 M 在平面 ABC 内 教师备选 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 ABCA1B1C1,点 M,N 分别在 AC1和 BC 上,且满足AMk AC1,BNkBC(0k1)判断向量MN是否与向量AB,AA1共面 解 因为AMk AC1,BNkBC,所以MNMAABBN k C1AABkBC k(C1ABC)ABk(C1AB1C1)AB k B1AAB ABk AB1ABk(AA1AB)(1k)ABk AA1,所以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MN与向量AB,AA1共面 思维升华 证明空间四点 P,M,A,B 共面的方法(1)MPxMAyMB;(2)对空间任一点 O,OP
12、OMxMAyMB;(3)对空间任一点 O,OPxOMyOAzOB(xyz1);(4)PMAB(或PAMB或PBAM)跟踪训练 2(1)(多选)(2022武汉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ab|是 a,b 共线的充要条件 B若AB,CD共线,则 ABCD CA,B,C 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 O,若OP34OA18OB18OC,则 P,A,B,C 四点共面 D若 P,A,B,C 为空间四点,且有PAPBPC(PB,PC不共线),则 1 是 A,B,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答案 CD 解析 由|a|b|ab|,可得向量 a,b 的方向相反,此时向量 a,b 共线,反之,当向量 a,b
13、 同向时,不能得到|a|b|ab|,所以 A 不正确;若AB,CD共线,则 ABCD 或 A,B,C,D 四点共线,所以 B 不正确;由 A,B,C 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 O,若OP34OA18OB18OC,因为3418181,可得 P,A,B,C 四点共面,故 C 正确;若 P,A,B,C 为空间四点,且有PAPBPC(PB,PC不共线),当 1 时,即 1,可得PAPC(PBCP),即CACB,所以 A,B,C 三点共线,反之也成立,即 1 是 A,B,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所以D 正确(2)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点 O 为平面 ABC 外任意一点,若点 M 满足OM15O
14、A45OB25BC,则点 M_(填“属于”或“不属于”)平面 ABC.答案 属于 解析 OM15OA45OB25BC15OA45OB25(OCOB)15OA25OB25OC,1525251,M,A,B,C 四点共面 即点 M平面 ABC.题型三 空间向量数量积及其应用 例 3 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 ABCD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 1,点 E,F,G 分别是 AB,AD,CD 的中点,计算:(1)EFBA.(2)求异面直线 AG 和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设ABa,ACb,ADc.则|a|b|c|1,a,bb,cc,a60,(1)EF12BD12c12a,BAa,EFBA12c12a
15、(a)12a212ac14.(2)AG12(ACAD)12b12c,CECAAEb12a,cosAG,CE AGCE|AG|CE|12b12c b12a12b12c212ab2 1232 3223,由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2,所以异面直线 AG 与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教师备选 已知 MN 是正方体内切球的一条直径,点 P 在正方体表面上运动,正方体的棱长是 2,则PMPN的取值范围为()A.0,4 B.0,2 C.1,4 D.1,2 答案 B 解析 设正方体内切球的球心为 O,则 OMON1,PMPN()POOM()POONPO2PO()OMONOMON,MN 为球 O 的直径
16、,OMON0,OMON1,PMPNPO21,又 P 在正方体表面上移动,当 P 为正方体顶点时,|PO最大,最大值为 3;当 P 为内切球与正方体的切点时,|PO最小,最小值为 1,PO210,2,即PMPN的取值范围为0,2.思维升华 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知,要求 a 与 b 的数量积,需已知|a|,|b|和a,b,a 与b 的夹角与方向有关,一定要根据方向正确判定夹角的大小,才能使 ab 计算准确 跟踪训练 3 如图所示,在四棱柱 ABCDA1B1C1D1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以顶点 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为 1,且两两夹角为 60.(1)求 AC1的长;(2)求证:AC1BD;(3)求 B
17、D1与 AC 夹角的余弦值(1)解 记ABa,ADb,AA1c,则|a|b|c|1,a,bb,cc,a60,abbcca12.|AC1|2(abc)2 a2b2c22(abbcca)1112121212 6,|AC1|6,即 AC1的长为 6.(2)证明 AC1abc,BDba,AC1BD(abc)(ba)ab|b|2bc|a|2abac0.AC1BD,AC1BD.(3)解 BD1bca,ACab,|BD1|2,|AC|3,BD1AC(bca)(ab)b2a2acbc1.cos BD1,AC BD1AC|BD1|AC|66.AC 与 BD1夹角的余弦值为 66.题型四 向量法证明平行、垂直 例
18、 4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底面 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 E 为棱 PC 的中点证明:(1)BEDC;(2)BE平面 PAD;(3)平面 PCD平面 PAD.证明 依题意,以点 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可得 B(1,0,0),C(2,2,0),D(0,2,0),P(0,0,2)由 E 为棱 PC 的中点,得 E(1,1,1)(1)BE(0,1,1),DC(2,0,0),故BEDC0,所以 BEDC.(2)因为 ABAD,又 PA平面 ABCD,AB平面 ABCD,所以 ABPA,PAADA,PA,AD平面 PAD,所以 AB平面
19、 PAD,所以AB(1,0,0)为平面 PAD 的一个法向量,而BEAB(0,1,1)(1,0,0)0,所以 BEAB,又 BE平面 PAD,所以 BE平面 PAD.(3)由(2)知平面 PAD 的法向量AB(1,0,0),PD(0,2,2),DC(2,0,0),设平面 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则 nPD0,nDC0,即 2y2z0,2x0,令 y1,可得 n(0,1,1)为平面 PCD 的一个法向量 且 nAB(0,1,1)(1,0,0)0,所以 nAB.所以平面 PAD平面 PCD.教师备选 如图,已知 AA1平面 ABC,BB1AA1,ABAC3,BC2 5,AA1 7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755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