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15 认识 加减法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以下内容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小编还将陆续整理小学各年级教案资料,供广大小学老师参考使用。请大家关注数学网小学频道,预祝大家工作愉快。【单元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 页第 31 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5 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 5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 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 5 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
2、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 5 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 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 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 5 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
3、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单元课时安排】1、15 的认识 3 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 课时 3、0 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2 课时 第一课时:15 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及书写(第 14 页第 16 页)完成第 21 页的第 1 题第 4 题【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
4、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 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 5 张以内,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 15 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 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 表示的?2、认识 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
5、)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4)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 4、5(教学方法同上)副标题#e#(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 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 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 4 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 3 个三角形
6、 3、请你拿出 5 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 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 第 21 页的第 14 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 五、作业本 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
7、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第二课时:比 大 小【教学内容】比大小(第 17 页的内容)完成第 21 页的第 5、6 题【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教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 4 个,桃的图片 3个,香蕉 的图片二个。学生:15 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8、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2 的前面是及?(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 34 3 等于 33 大于 23 小于 4 4、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副标题#e#5、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6、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3 大于 2,2 小于
9、3)7、出示第 17 页下面思考:8、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三、练一练 1、第 21 页的第 5 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四、作业本 回忆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比较积极,在课堂中我尽量做好以下几点:1、力求数学知识的情境化、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
10、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次的教学中,导入时我是让学生举例说出可用 15 来表示的物体。学生学得有些勉强,学习积极不高。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一下导课的策略,课伊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 15 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习的兴趣也骤然高涨,并且还体验到原来自己的身上也藏着那么多的数学秘密。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1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 15 表示的东西;认识符号时,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根据数字找符号;对班中两对双胞胎的比较;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从具体中抽象到数字并说出算式,使学生从说、听、动、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意识已日渐重视,我们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教师灌输为主,应把
展开阅读全文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008年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