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5-3东海之大乐(新人教版选修).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先秦 诸子 选读 同步 练习 东海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1、第5单元 第3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渚(zh)崖崖涘(s)尾闾(l)B稊(b)米 吾喙(hu) 井幹(hn)C缺甃(zhu) 持颐(y) 灭跗(f)D虷(gn)蟹 奭(sh)然 口呿(q)【答案】C(A闾:l,B稊:t,虷:hn)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D(A闻:听说,见闻,知识;B虚:通“墟”,空虚,C少:不多,轻视,D穷:都当“穷尽”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是非:对错,这不是)4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
2、之闻轻伯夷之义睹子之难穷非至于子之门大方之家A/B/C/D/【答案】D(分类依次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结构助词“的”)5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C若属皆且为所虏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答案】B(见:接见;ACD中的“见”都表被动)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下列判断与这句话意思不合的一项是()A“仲尼之闻”“伯夷之义”都为世人所称道。B“始吾弗信”是指不相信有人竟敢小看像仲尼、伯夷那样的圣人。C“则殆矣”,“殆”在坐井观天,会“长见笑于大
3、方之家”。D文句中的“子”是指“不见水端”的北海。【答案】D(子:指海神若)7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流之大。B河伯起先“欣然自喜”,为的是与后文河伯“望洋而叹”进行对比,并且突出后者。C庄子引用野语,用来表现河伯深深的自责之情。D庄子告诉人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而事物是不能认识清楚的。否则,将被修养很高的人耻笑。【答案】D(属望文生义)8对“望洋兴叹”一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表现了河伯勇于认错的精神。B这段文字描绘了秋季黄河猛涨的浩瀚水势,从侧面表现了海若的谦虚胸怀。C这段文字记叙
4、了河伯看到北海的广大,扩大了眼界,因而对自己盲目自满感到惭愧。D这段文字先写了河伯欣然自喜,再写了他的叹息,最后写了他的惭愧,表现了河伯情绪的起伏。【答案】C(从寓意方面考虑)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9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百川灌河
5、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答案】C(“于是”,连词,表顺承关系。A项,这里特指黄河,今义指河流。B项,这里指到达,今义指达到某种程度。D项,这里指深明大道理,今义指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10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顺流而东行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答案】C(端,尽头,名词。A.美,盛美,形容词作名词。B.东,向东,名词作状语。D.少,看不起、轻视,形容词作动词。)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6、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此亦东海之大乐也【答案】A(A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是判断句。)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中的河伯是一个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河神,也是庄子为教育人们而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B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C这则寓言通过设喻和对比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也增强了说理的趣味性。D庄子的这种“戒除自满”的思想观点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继承并广大之。【答案】A(A项中的“反面人物形象”说法欠妥当。)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
7、文,完成1316题。奇男子王适韩愈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
8、,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
9、“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选自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有删节)1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干诸公贵人干:请求B辄戒门以绝 戒:关上C此翁可人意 可:适合D即谩谓媒妪 谩:欺骗【答案】B(B项的“戒”通“诫”,告诫,吩咐)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适具有“奇男子”特点的一组是()不肯随人后举选既至,对语惊人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ABC D【答案】A(是直
10、接表明;是间接表明;交代王适担任的职务,与“奇男子”无关,是陈述王适对媒婆的欺骗)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一个“怀奇负气”,落拓不遇,终于默然死去的小人物的生平。在写法上,作者能以极生动的笔触通过琐事细节刻画出传主的性格特征。B文章中“骗婚”一段文字描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不但写活了王适,也写活了媒婆和侯处士,读后使人忍俊不禁,艺术上可与某些唐传奇相媲美。C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侯高两次为吏,两次发怒离去,以至发狂跳江的“奇士”行为,这对王适的“怀奇负气”起到了反衬的作用。D作者善于吸取史传文的长处,虽是碑文,但文章的主人公形象鲜明。因为史传文和碑文本来就有相通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件: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