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论语》十二章.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十二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11 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 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提升文言素养。2. 了解论语这部经典及其基本内容,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与求学方式。3. 思考孔子的现代价值,汲取其精华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论语这部经典及其基本内容,品味经典,品味先贤思想。难点:感受先贤的个人修养培养方式。知识链接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
2、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学法指导:1. 先秦文言文诚然不好理解,但同学们要学会迎难而上,首先根据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再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2.论语十二章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部分,需要反复咀嚼,直至领会。3.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当代人的个人修养,认真思考在这瑰丽的传统思想中,哪些是我们该接受的。2.一、课前预习 基础梳理【常识积累】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 ,字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
3、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学派创始人。2.解释加点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不逾矩 (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8)人不堪其忧 (9)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0) 曲肱而枕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子在川上曰 (13)逝者如斯夫 (14)匹夫不可夺志也 (15)博学而笃志 (16)切问而近思 二、独立思考 课文初探【文意梳理】1.论语十二章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阐述。【文意梳理】2.你认为学习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你从孔夫子的论述中学到了什么?三、集思广益 合作探究1.论语
4、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但它出生在两千年前,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那么我今天对其进行学习,又具备怎样的意义呢?请同学们合作交流,找出我们学习论语的现代意义。2. 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关注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强调个人修养的,作简要概括。知识能力运用【文言语法】1.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对其进行解释。(1)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词语活用是古文常见的语法现象,请分析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活用现象。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达标检测1.按照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列句子。(1)阐述“学”和“思”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2奇异的激光|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