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中学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导学稿第1课时__学生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 资源描述:
-
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授 课 时 间2019-10-22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 )姓 名学 习目 标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 激发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教师寄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知识链接: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
2、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一、自主先学(学习望岳)1、朗诵诗文,结合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 ) 了( ) 曾( ) 眦( )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3、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4、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
3、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5、“钟”和“割”用得极好,试分析妙在何处。6、说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7、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堂探究1. 诗歌前两句中的“国破”与哪一个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2.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4、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对比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四、检测巩固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蓟北,均是地名1解释下列词语。(1)妻子:(2)纵酒: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77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