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季羡林:一个时代的结束.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季羡林 一个 时代 结束
- 资源描述:
-
1、季羡林:一个时代的结束 “称其为大师,并不是抬举他,相反,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任何评价,实际上可能都是贬低了他。用学者来称呼,或许才是对他最大的尊敬。”著名学者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8点50分左右在北京病逝。同一天,另一位学术泰斗任继愈也相伴西行。随即,各种各样的评论和悼念铺天盖地而来,相对而言,大众对较为陌生的任继愈反应较为冷淡。这恰恰印证了一位学者的另一评语:“晚年的季羡林与晚年的巴金一样,他们的存在与不存在,已经被符号化了,值得尊敬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清醒。”寂寞学术路与钱锺书一样,晚年的季羡林也意识到,很多人对下蛋母鸡的兴趣,超过了对鸡蛋本身的兴趣。针对公众的误读,这位万事认真的学者
2、特意著文称:“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1911年8月6日,季羡林出身于山东清平县官庄的一个贫苦人家。与很多五四时期的世家子弟出身的大家不同,季羡林自述那时家里没有片纸,遑论书籍。早年读书,他也没有显示过人的天赋,他说,一开始他就是个胸无大志的孩子。“我这个人颇有点自知之明,有人说,我自知过了头。”事实上,这样的基调,也是他概括生平自传全书的基调,他不止在一处提到了“自知之明”和“我胸无大志”。正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农家之子,以其坚韧和单纯,走出了一条绝非平常的真理之路。他最初在清华大学陈寅恪先生处了解梵文和定下了学术的萌芽志向,后又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学
3、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等,并从世界吐火罗文的权威Sieg教授那里学习了这门濒临绝迹的语言学,以及梨俱吠陀波你泥语法大疏等课程。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受聘为北大副教授,仅一个星期后,他就被当时的文学院院长汤用彤破格提拔为正教授,兼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和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一个星期副转正,这个纪录在北大至今没有被打破。留德十年,季羡林还留下一段遗憾的情史。由于不会使用打字机,在写博士论文那几年,季羡林经常到友人迈耶一家,请他们的大女儿伊姆加德打字,因为论文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如同天书,季羡林因此需要在她打字的时候坐在旁边解释,往往工作到深夜,他再摸黑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讲评课件-1 山中访友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