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6诗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6诗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 2021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26 诗词 教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诗词五首课文内容分析:本课所选五首诗歌,有一首古体诗(饮酒其五),三首近体诗(两首律诗:春望五言,雁门太守行七言;一首绝句:赤壁),一首词(渔家傲),诗体形式多样,各具特点,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时间上,晋、唐、宋,久远的历史,丰厚的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读诵诗歌,理解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当时时代状况。学情分析: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读背过不少的古诗,掌握了一些古诗体裁,历史朝代,诗人生平等常识,有了一定浅层次理解诗歌的能力,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是:大多重背诵,轻理解,而且背诵的是字音,默写时很多错别字,连诗句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更不要说整首诗的意思
2、,诗人的思想感情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许是小学阶段,中学初级阶段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不求甚解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古诗词教学要求要提高,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从而理解“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另外,本课所选渔家傲是词,在初中教材中首次出现。尽管学生都知道“词”这一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词”的特点。词和诗有何区别,还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关于诗体常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系统了解,避免胡子眉毛含混不清。教学目标:1.梳理古体诗歌体裁分类,整体了解古诗体裁知识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体裁诗歌不同韵律特点,背诵课文3.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中寄
3、寓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4.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用“知人论世”方法解读古诗,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创意:恰当分类,举一反三,比较阅读,彰显特点。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原来一堂课能学几首古诗?(学生说)我们这节课要学三首,怎么学呢?请大家翻开书第24课诗词五首,说说该哪三首放在一起学,为什么?学生说, 明确:时间上都是唐诗,体裁上都是近体诗:律诗、绝句,同类的一起学,可触类旁通
4、。(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类古诗,形成完整的古诗体裁知识体系,从形式上认识中国古诗丰富多样的特点;学会触类旁通学古诗。)二、重点学习春望(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粗通诗意。(二)想象画面,深入理解1.首联描写了那些景象?这些景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说明确:国(破),山河(依旧),城,草木(深),京城在战后破败荒凉的景象。2.重点赏析颔联明确:可做两种解读此句最能体现诗歌的抒情表意贵含蓄而忌直露的艺术特点。(三)知人论世,准确理解1.学生介绍安史之乱2.学生或教师介绍杜甫当时经历明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
5、,深入准确理解诗人借助诗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建议教师结合人物生平、时代背景相关内容解读关键诗句及诗歌主旨,让学生具体学习此方法。)板书设计三、学习雁门太守行我们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来学习雁门太守行1.学生介绍一下诗人李贺:明确:李贺(790-816),唐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称“诗鬼”,27岁病逝,诗常写战争,表达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建功立业的壮志。2.介绍当时的社会状况明确:唐中期边塞常有战争,社会风气:从戎报国、建功立业。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说说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三个画面:白天 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黄昏 战斗惨烈中
6、夜 突袭敌营战争的艰苦惨烈,悲壮。赞美戍边将士勇敢无畏,忠心报国的精神4.品事诗句,重点赏斯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说明。学生说明确;本诗几乎句句都是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不但鲜亮浓艳,而且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更好地传情达意。(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读古诗”方法,学以致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合点拨)四、学习赤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学的“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自学绝句赤壁教师准备以下问题助学,检测:1.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学生讨论:诗人借此想表达
7、他的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周瑜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诗人却无人赏识,怀才不遇。3.老师介绍诗人杜牧:诗人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用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且怀抱报国建功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4.诗人为什么不直说?(用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学生说(教师提示,将两种说法比较)明确:直说就不叫诗或没诗味.诗贵含蓄忌直露,即诗用形象传情达意。(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学习“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此诗很多学生小学时就会背,但并没有真正读懂,教学中侧重解读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三首唐诗学习了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是“知人论世“读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