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复习任务群1 任务3 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复习任务群1 任务3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 WORD版含解析 2
- 资源描述:
-
1、命题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去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满分对策第一步:抓住关键词观点推断题给出的选项大都是由文本推断出的新观点,选项中通常会有体现逻辑关系的关键词,圈定这些关键词对于与原文信息比对至关重要。第二步:锁定题源点根据选项中圈出的关键词,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间。研读对应区间时,要细心体会作者在某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第三步:剖析失误处根据原文对观点的论证分析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
2、的观点匹配;有的选项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有的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找不到,这就是无中生有。典例剖析(2020全国卷,T3C)(注意“”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间。请在横线处写出比对意见)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满分对策1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可能”等词语。2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找出两者之间在逻辑表述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准确锁定答案。典例剖析(20
3、20全国卷,T3D)(注意“”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间。请在横线处写出比对意见)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有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满分对策1从分句间是否存在因果、条件关系的角度思考,断定选项是否强加某种关系,生硬推理。2从选项显示的原因、条件以及结果是否“
4、唯一”或“多种”的角度思考,判定选项推理是否合理。3从是否混淆了某种关系的角度思考,断定选项推理的合理与否,如是否将“只有才”混淆成“只要就”等。典例剖析(2019全国卷,T3D)(注意“”中的文字是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便于确定答题区间。请在横线处写出比对意见)一、请阅读选项和原文的相关信息,判断对错,并分析。1选项继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原文信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
5、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继承好、传播好。比对分析答案“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于文无据。原文表述为“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继承好、传播好”。2选项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原文信息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
6、然“反动”。比对分析答案强加因果。前面的原因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这个结果。3选项只要心中“无我”,始终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就能成为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人物。()原文信息“无我”一词,看似简单,却含义深刻、底蕴深厚,表现在实际政治行动中,就是要秉承大公无私之心治国理政。能够“无我”,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完全以国家、人民为念,既是古代政治思想家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最高期许,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写照。比对分析答案推断过度。原文是说“能够无我,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完全以国家、人民为念”,这是古代政治思想家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最高期许”,
7、而不是说“只要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中华经典诗词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97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编 第二章 专题一 议论文本 第2节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