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江苏 淮安市 淮安 年级 上册 语文 期中 试卷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2-2023学年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语言积累及运用。1. 看拼音,写词语。sh y( ) fn f( ) xn q ( ) ln du( ) zho j( )gun jn( ) chu xi( ) d chn( ) qn l( ) dng zh( )【答案】 . 适宜 . 吩咐 . 汛期 . 懒惰 . 召集 . 冠军 . 酬谢 . 大臣 . 侵略 . 叮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懒、惰、集、冠、酬、谢、侵、嘱”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
2、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嫌弃(xin) 蔓延(mn) 鹰隼(sn) 瞌睡(k)B. 悲哀(i) 执拗(li) 党员(dng) 击缶(fu)C. 阔绰(zhu) 谴责(qin) 穿梭(su) 诺言(nu)D. 趴着(p) 浩瀚(hn) 勉强(qin) 享受(hng)【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B执拗(ni)C阔绰(chu)D享受(xing)3. 下面的读音和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迟延(yn) 诲恨B. 衰(shui)弱 嗜好
3、C. 挨(i)着 面沙D. 责罚 拗(i)不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A迟延(yn)yn,诲恨悔恨;C面沙面纱;D拗(i)不过ni。故选B,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师北定中原日。(皇上的老师。)B. 家祭无忘告乃翁。(我的父亲。)C. 九州生气恃风雷。(指朝气蓬勃的局面。)D. 直把杭州作汴州。(一直把。)【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王师北定中原日。(南宋军队。)B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们的父亲。) D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把。)5. 田螺姑娘是一篇( )A. 童话故事B. 民间故事C. 神话故事D. 寓言故事【答案】B【解析】【分
4、析】【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体裁的辨析。田螺姑娘讲的是一个侯官县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谢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但是他非常善良,努力干活儿,有一天干活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田螺,其实里面是一个仙女,仙女每天都给他做饭。后来被发现了,于是仙女就离开了人间。谢端为了报答仙女,谢端给仙女建了一座庙。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
5、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
6、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C. “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 “小珍珠鸟多么像它的父母”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A结合“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可知,是把“白鹭”比作“一首诗”,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法正确。B桂花雨一文中
7、,作者借“桂花”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故说法正确。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中的“香飘十里”可知,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桂花的香味夸大了。故说法正确。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这句话中缺少喻体,“像”表示比较,不是比喻句。故说法错误。故选D。7. 下列四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改进技术改善生活改良土壤改正错误B. 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缕阳光一条妙计C. 孝敬父母知识丰富搜集资料答谢来宾D. 收拾残局环境优美提供通道增强收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D“增强”意思是增进,加强。“增强收入”搭配不合
8、理,应改为“增加收入”。故选D8. 下列俗语与对应成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B. 前怕狼后怕虎。 (寡不敌众)C. 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D. 躲过了风暴又遭雨。(祸不单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成语的搭配。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故选B。9.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B.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C.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D.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解答此题要结合整句话的内容释义和字词的分析,然后对句子进行
9、合理的划分。A.“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这句话的含义是:少年胜过欧洲,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胜过欧洲。所以在“少年胜于欧洲”后停顿;“那么我们的国家”即“则国”后停顿。正确停顿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故选A。10. 根据语境写句子。“温暖”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请根据具体的语境造句。 温暖:(写自然界的现象)_(写人内心的感受)_【答案】 . 三月的春风温暖的像妈妈的手,缓缓拂过脸颊,轻柔而舒服。 . 老师的话,就像一束阳光,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解析】【详解】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10、11. 课文内容我会填。(1)故人西辞黄鹤楼,_。(2)_ ,岁月不待人。(3)莫等闲,_,空悲切。(4)家家乞巧望秋月,_。(5) _,但悲不见九州同。(6)美哉,_,与天不老!壮哉,_,与国无疆!(7)_ ,非是藉秋风。 (8) 将相和这一课我们掌握了_的方法,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提高阅读的速度。(9)那_的蓑毛,那全身的_结构,那_的长喙,那青的脚,增之一分_,减之一分_ ,素之一_ ,黛之一忽则嫌黑。【答案】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及时当勉励 . 白了少年头 . 穿尽红丝几万条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我少年中国 . 我中国少年 . 居高声自远 . 连词成句地读 . 雪白 . 流线
11、型 . 铁色 . 则嫌长 . 则嫌短 . 忽则嫌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阅读方法与策略。(1)书写时注意“烟”“扬”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勉”“励”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年”“头”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注意“穿”“条”的正确写法。(5)书写时注意“死”“事”的正确写法。(6)书写时注意“年”“国”的正确写法。(7)书写时注意“居”“声”的正确写法。(8)将相和这一课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9)书写时注意“雪”“嫌”的正确写法。12. 语言综合运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
12、制定,认可的规则。请你从学习、纪律、卫生三方面写写你班的班级公约。_【答案】学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主动完成作业;纪律:午休安静和阅读是要安静,不打扰别人;卫生:不乱扔垃圾,垃圾入桶。【解析】【详解】考查了语言的综合运用。班级公约的设定是为了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共同进步。例:学习: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纪律:禁止课下追逐打闹;卫生:禁止乱扔纸屑,做好卫生值日。13. “广阅读 ”知识。(1)不是花中偏爱菊,_。(2)_,浓睡不消残酒。(3)山重水复疑无路,_ 。(4)商女不知亡国恨,_。(5)况属高风晚,_。【答案】 . 此花开尽更无花 . 昨夜雨疏风骤 . 柳暗花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PPT课件2-西师大版 (共1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