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复习9 古诗词赏析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复习9 古诗词赏析 新人教版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专题 复习 古诗词 赏析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词赏析一、课内古诗词赏析(一)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首诗的体裁是五律,韵脚是an。(2分)2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3分)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D这首诗笔力苍劲,
2、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之景。(3分)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二)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首句中“压”字形象地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的情景,体现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B诗歌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天塞外漫天“呜呜”
3、的号角声,格调悲壮,意境苍凉。C诗中“半卷红旗”写敌军趁夜偷袭守军之状,“霜重”加剧悲凉的氛围。D这首诗歌构思大胆,诗人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的画面描写战争,颇有震撼力。【解析】诗中“半卷红旗”写的是部队夜袭敌军,不是敌军趁夜偷袭守军。2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黄金台”与“幽州台”同指战国燕昭王所建招贤台,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各异,请指出其不同之处。(3分)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写黄金台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登幽州台歌则是借幽州台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失意和寂寞苦闷的心情。(三)春望(襄阳期末卷)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 字中, 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B颔联中“感时”一词承上,“恨别” 一词启下,表达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C颈联中“抵万金”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D. 尾联中可见诗人的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 字极具表现力, 请作简要赏析。(3 分)“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表现了战后的长安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之状,令人满目凄然。二、课外古诗词赏析(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