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广西专版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件.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广西专版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课件 适用于 高考 教材 广西 专版 2023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 资源描述:
-
1、语文专题七 第1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内 容 索 引课前试做自我诊断热点突破满分方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备考的难点,是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熟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其次,要根据具体试题筛选出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用规范的语言组织答案。课前试做自我诊断一、(2021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项,“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表述有误,并未从听觉上去写。“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任凭”的意思。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
3、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使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词人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着重品味整首作品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通过本词中的“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明确本词体现的是清新明快的词风。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结合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二、(
4、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
5、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不是“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而是“远望田埂笔直如线,一片清水粼粼闪光”。2.诗歌语言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稳;整首诗歌用语雅丽
6、。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父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三、(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7、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B解析:B项,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2.诗歌语言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
8、看即烟濛濛”,是诗人的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认为,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迢迢,迎风招展。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热点突破满分方略命题热点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热点突破典例1(202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抒胸臆。“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
9、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情怀的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白下驿饯唐少府借景抒情,虚实结合。颈联的“浦楼”两句和尾联的“去去”两句,一实一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解析:本题涉及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尾联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属于直接抒情。白下驿饯唐少府则是将饯别场景和想象分别后的情景联系起来。“去去”
10、是想象友人越走越远,是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抒情。怎样得满分高考怎么考常见的设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方式写景(抒情)?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是怎样表现的?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有何效果?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如何解题1.审题干,明确方向。近年来考查表达方式的试题,一般不直接提问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所以,要从题干中审出其命题意图。与景物有关的提问,一般要答描写手法,如上题题干“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之景的?请简要分析”,与写景有关,所以要从描写手法的角度答题。与情感有关的提问,要答抒情方式。2.读诗句,确定手法。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诗词鉴赏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1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乐园三》|鄂教版(2018) (共2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