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三单元 10谈中国诗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三单元 10谈中国诗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 2017 卓越 高中 同步 导学案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习题 第三 单元 10 中国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梵文(Fn)倾轧(y)轻鸢剪掠(yun) 引吭高歌(kng)B颦蹙(pn)(c) 给予(j)吞声咽理(yn) 应运而生(yng)C缄默(qin) 精髓(su)呶呶不休(no) 数见不鲜(shu)D叫嚣(xio) 熨帖(yn)了不足奇(lio) 一蹴而就(c)ks5u导学号69550178解析:选B。A项,吭(hng);C项,缄(jin);D项,熨(y)。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高临远 崇高 穷边涯际 言有尽而意无穷B遥思远怅 譬如 无甚差异 解识无声弦指妙C凌风出尘 羡妒 惊天动
2、地 欲辩已忘言D明朗圆满 间隔 尖刻斩截 卓然自成风会ks5uks5uks5uks5u导学号69550179解析:选C。C项中“欲辩已忘言”中的“辩”应为“辨”。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C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D医生开的处方龙飞凤舞,潦草不堪,几乎难以辨认,让许多就诊患者头疼。人们无奈地戏称这种处方为“天书”处方。ks5u导学号69550180解析:选D。“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4下列语段中
3、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 _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_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_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A绝对 不但是而且是B几乎 不是 而是C却 不是 而是D似乎 不但是 并且是ks5u导学号69550181解析:选B。根据句间关系和语气进行排除即可。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
4、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ks5u导学号69550182解析:选A。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二、课内精研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69题。6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意。(1)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答:_(2)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答:_ks5u导学号69550183答案:(1)“特别中国”指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本句指“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2)这句话蕴含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它在本段中的意思是“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7
5、作者举红楼梦中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一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答:_ks5u导学号69550184答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8“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为什么说读外国诗会“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答:_ks5u导学号69550185答案:因为中国诗和西洋诗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我们读外国诗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外国诗里有本国诗的成分,所以说“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9中国诗和外国诗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外国诗呢?答:_ks5u导学号69550186答案:研究外国诗会使我们对本国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如
6、到外地小住能增加对家乡的爱恋一样。三、课外阅读ks5uks5uks5uKS5U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论文雅孙克强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彩,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
7、”。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
8、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词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68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汉语拼音 11 e ue er 第1课时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