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7

类型(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配套课件:考点素养整合(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5931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PPT
  • 页数:37
  • 大小:41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配套课件:考点素养整合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配套 课件 考点 素养 整合 文学
    资源描述:

    1、考点素养整合(一)识记并推断文化常识(2017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典题研磨明考向合谋,帝以为疑。及

    2、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

    3、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选自后汉书赵憙传,有删改)【阅读示范】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承担探究目标,组内合作讨论明确答案。思维提升之一:识记古文化常识1.请找出文中表示官职的古文化常识词语,并予以解说。【明确】(1)郎中:封建时代的官名,尚书曹司的官员。(2)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偏将军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三国均置,属第五品。(3)中郎将:中国古代官员名称。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4)令:是古代县级行政区的最高官员

    4、,掌握辖区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长。(5)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东汉时琅邪国为刘京封国。(6)太守:太守又称郡守,古代的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战国时始设置郡守。(7)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三公之一。三公是国家最高官职,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思维提升之二:推断古文化常识2.下面的词语都属于封建社会的爵位吗?请予以分析。光武 勇功侯 关内侯 正侯【明确】(1)勇功侯、关内侯都属于封建社会的爵位。(2)光武、正侯不是爵位。光武是汉

    5、光武帝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正侯是赵憙的谥号。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选

    6、A。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理解句意,注意标志性词语,抓住名词、动词分析。“更始”是人名,“舞阴”是地名,“舞阴大姓李氏”是主语,“不肯”的主语承前省略,应为“李氏”,“云”是“说”的意思,“憙”即赵憙,据此可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的识记推断能力)()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7、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B。“收考”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的识记推断能力)()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指升职、升迁。B.单于,秦朝、汉朝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单于”是广大之意。C.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自周代始,人之死亡,有尊卑之分,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谥,本义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解析】选A。“迁”也指贬谪,降职。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4.把文中画

    8、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5分)译文:_(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5分)译文:_【解析】(1)句抓住关键词“奉法”“枉”“无复”。(2)句抓住关键词“辄”“屡”“歌”。答案:(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不可以违犯,你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地界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附【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为他报仇。于

    9、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后,就任命赵憙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处得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

    10、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做过琅邪相,强横狡猾而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到任伊始,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不可以违犯,你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很多盗

    11、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奸恶之人。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地界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爵位为关内侯。这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光武帝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病重,汉章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赵憙去世,汉章帝前去祭吊。那年他八十四岁,谥号为正侯。课文回扣知题源 分析角度一:识记古文化常

    12、识 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称谓、文学、地理、风俗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饮食器用、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宗庙之事,如会同”中的“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这属于礼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莫春者,春服既成”中的“莫(暮)春”,指阴历三月,春季的末期。“莫”同“暮”。这属于节气。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中的“诗”,指的是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这就属于文学。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中的“寡人”,是指

    13、寡德之人。比“孤”复杂些,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古代君主自称的谦词。这就属于称谓。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中的“钧”,是指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这就属于器用。庖丁解牛一文中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庖丁”,指名叫丁的厨师。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这就属于习惯。鸿门宴一文中“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中的“司马”,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这就属于官职。鸿门宴一文中“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两次的叩拜礼。这就属于风俗礼

    14、仪。课文中的类似古代文化常识还有不少,应该一一识记。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化常识也多种多样。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只是沧海一粟。分析角度二:推断古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推断,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文化常识、生活积累进行推断。例如: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中的“夫子”,主要有四种含义: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称谓;妇人对丈夫的尊称;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古时对男子的尊称。根据上下文推断,此处应该是指孟子,即称呼学者或老师的尊称。庖丁解牛一文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中的“臣”,主要有四种含义:是指君主时代的官吏对君主的自称;老百姓对君主的自称;古人谦称自己;古代

    15、指男性奴隶。根据上下文推断,此处应该是指庖丁在文惠君面前的自称。即老百姓对君主的自称。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中的“齐桓、晋文之事”,根据上下文推断,此处应该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凭武力称霸天下的事。推断辨析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把握句意、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还有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规律总结谙策略识记古文化常识“五抓”1.抓积累:分类积累。文化常识是两三千年来沿用的有关说法和知识,博大庞杂,内容多,涉及面广,识记的最好方法是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可大致分为十一类:人物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古代军制。2.

    16、抓重点:抓住常考的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强化记忆。3.抓易错点: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等,对于这些知识点一定要分清。抓住易混易错点,反复辨析。4.抓课外:在平时的课外学习中关注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5.抓线索:用一根线索将零散的文化常识穿起来。例如:科举制 童试(考中者为秀才)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推断古文化常识“两注意”1.注意结合语境推断。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前后语境推断。2.注意联系课内推断

    17、。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例如2017年全国卷甲卷,速览4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其中“下车”可联系教材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京师”可联系历史以及教材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直接判断解释正确。文言断句的三步走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审题干,锁定答题区间。第二步:广联想,剖析词语的内涵,巧推断。第三步:再回首,核对检验,定答案。学以致用得高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

    18、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选自明

    19、史海瑞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B.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解析】选B。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附【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

    20、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回头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儿女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追认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配套课件:考点素养整合(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93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