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配套课件:考点素养整合(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配套课件:考点素养整合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新教材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下册 配套 课件 考点 素养 整合 文学
- 资源描述:
-
1、考点素养整合(一)识记并推断文化常识(2017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典题研磨明考向合谋,帝以为疑。及
2、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
3、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选自后汉书赵憙传,有删改)【阅读示范】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承担探究目标,组内合作讨论明确答案。思维提升之一:识记古文化常识1.请找出文中表示官职的古文化常识词语,并予以解说。【明确】(1)郎中:封建时代的官名,尚书曹司的官员。(2)偏将军:系将军的辅佐,偏将军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三国均置,属第五品。(3)中郎将:中国古代官员名称。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4)令:是古代县级行政区的最高官员
4、,掌握辖区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长。(5)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东汉时琅邪国为刘京封国。(6)太守:太守又称郡守,古代的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战国时始设置郡守。(7)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三公之一。三公是国家最高官职,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思维提升之二:推断古文化常识2.下面的词语都属于封建社会的爵位吗?请予以分析。光武 勇功侯 关内侯 正侯【明确】(1)勇功侯、关内侯都属于封建社会的爵位。(2)光武、正侯不是爵位。光武是汉
5、光武帝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正侯是赵憙的谥号。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选
6、A。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理解句意,注意标志性词语,抓住名词、动词分析。“更始”是人名,“舞阴”是地名,“舞阴大姓李氏”是主语,“不肯”的主语承前省略,应为“李氏”,“云”是“说”的意思,“憙”即赵憙,据此可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的识记推断能力)()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7、现代泛指首都。【解析】选B。“收考”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的识记推断能力)()A.迁,古代称调动官职,指升职、升迁。B.单于,秦朝、汉朝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单于”是广大之意。C.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自周代始,人之死亡,有尊卑之分,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谥,本义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解析】选A。“迁”也指贬谪,降职。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4.把文中画
8、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5分)译文:_(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5分)译文:_【解析】(1)句抓住关键词“奉法”“枉”“无复”。(2)句抓住关键词“辄”“屡”“歌”。答案:(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不可以违犯,你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地界就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附【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为他报仇。于
9、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后,就任命赵憙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处得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
10、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做过琅邪相,强横狡猾而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到任伊始,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不可以违犯,你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很多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93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