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理念 语文 发展性 教学 评价 构想
- 资源描述:
-
1、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青岛市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从2019年9月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给青岛市的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在课改中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开展了许多有创造性的工作,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令人鼓舞、振奋。但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切体会到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
2、改革的精神、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此,我们在课改的探索与实验中,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建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带给我们青岛市语文课程改革一片崭新的天地。一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在于关
3、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全面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业素质评价和品德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拟将日常发展性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为高中招生考核奠定基础,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二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语文学科特点为
4、依托,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以成长记录为基本评价方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手段要便于积累评价资料、便于评价操作、便于实施多元化评价。要贯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成长自我记录为主,实现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评、老师定评相结合。评价的方式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教学评价为评价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便于评价资料的集中与融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基础。评价角度要体现多元化,坚持情感评价与知识能力评价并重的原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制定多元内容融为一体的评价标准。要贯彻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指出发展方
5、向,留出选择余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的评价原则,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三发展性评价的重点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性评价的重点评价内容如下:1.认知: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三年累计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该项落实途径:完成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任务。2.积累:诵读古代诗文,三年累计背诵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50篇。该项落实途径:分解背诵在平日学习过程中。3.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
6、量三年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该项落实途径:分解阅读总量为日阅读量,以“课内外诗文联读方案”形式检查落实程度。4.综合性学习:每学期参加1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四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为全面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在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淡化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充分发挥评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具体评价措施要将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段评价互相关联、紧密结合起来。过程评价由学生根据管理者制定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日常学习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
7、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吸收同学互评和家长评议的意见,实施数字化的等级评价,记入语文学期发展记录表。教师主持阶段性评价,审阅学生日常发展记录,参考学生的自评成绩,依据搜集的学生学习成果资料作出数字化评价,然后与学生的阶段检测成绩加以权衡,得出学期阶段学科评价成绩。这样做,可以使阶段性评价更具多元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更能体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成果。当学生结束初中阶段学习任务时,老师综合初中学段各学期的阶段评价结果,结合学生在整个学段的发展趋势,依据客观翔实的资料积累,公正地对学生作出数字化评价或文字性评价。这样的评价结论,可以为班主任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充分依据,避免人为因素的介入;如果高中招收新
8、生需要参考语文学科单项评价意见,也可以做到确保学科评价意见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根据以上构想,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意见。(一)关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为此,我们决定采用成长记录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具体做法是设计学生人手一份的语文学期发展记录表,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多角度收集个人行为表现作为自我评价量化依据,并吸收同学、家长的评价意见,实施自我评价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