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华罗庚中学高三语文《正确使用成语》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使用成语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三 正确使用成语课时一【考纲解读】2012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对这一考点应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1、“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2、“正确使用词语“,主要包含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两层意思。3、辨析近义实词。近义实词的辨析,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辨析时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词义的色彩、词语的用法等多个角度进行。4、易混虚词可以从其基本含义、语法作用、妥当位置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推断。5、要准确把握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1)望文生义(2)误用褒贬(3)搭配不当(4)用错对象(5)
2、重复累赘(6)自相矛盾(7)谦敬错位(8)不合语境等6、考考重在“正确使用”能力的考查,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考情分析】纵观近几年江苏及全国其他省市试卷的命题情况可知,高考在本考点的考查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在考查的内容方面,以成语考查为重点。在考查的题型方面,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命题展望】根据对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2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特对2013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以下几点展望:1、在考查的题型上,仍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2、在考查的内容上,以成语为主要设题对象。3、在考查的方式上,仍会在动态的语境中进行命题,题材将会更贴近时代和生活,特
3、别是一些新闻新语更应引起关注。4、由于卷面的影响,考查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将会更强。【知识准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祖代扈 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主谓式:把人忧天 夜郎自大 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兼语式:请君人瓮 引狼人室 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2.成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3)成语的出处 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历史故事:煮豆燃萁
4、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昭然若揭【高考试题示例】1、(2012大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
5、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 语境和词义来分析。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B项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C项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2、(2012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
6、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
7、教。形容对象错了。【易错点拨】对成语误用现象不了解,平时成语积累不够,像“芝兰玉树、上下其手”这两成语就较为生疏,但只要具备一点猜读成语意义的能力,还是容易解决的。【答案】B3、(2012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B. 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 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C. 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
8、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D. 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 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4、(2012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
9、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答案:B解析:A、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
10、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5、(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 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B. 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 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D. 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
11、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评点】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新”。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经典回顾】 1.(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
12、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答案为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
13、。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此题相对简单,只是“如数家珍”相对错误较为隐蔽,学生需静心自习阅读方可做对。2. (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
14、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答案:B(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3.(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
15、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欲
16、壑难填: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很难满足。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轻视,蔑视4(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解析: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
17、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答案:D课时二【题型分析】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