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8 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新坐标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觞:酒杯B所以游目骋怀 骋:放开、敞开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到【解析】致:情趣,情致。【答案】D2下列各句对“于”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于”介词,在“于”介词,对“于”介词,到。【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项,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抱在怀里或胸前。C项,古
2、义为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为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D项,古义为它(曲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次要的地位。【答案】B4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下面的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其欣于所遇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答案】D5名句填空。(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2)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3)及其所之既倦,_,_。(4)_,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3、10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面对面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4、趣味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迁:变迁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至、及【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趣:趋向,取向。【答案】B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这种情感。B项,“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为”,都是动词,是。D项,“以”,都是介词,因。 【答案】A8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痛”的观点的一组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 BC D【解
5、析】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人生。排除即可。【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B项,“因此要
6、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_(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_【答案】(1)原先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历史的陈迹。(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
7、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为羲之书),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羲之书多不一体,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尝书以章草答庾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此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惋云:“老妇举家朝餐,俱仰于此,
8、云何书坏?”王答曰:“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不答。羲之性好鹅,山阳昙忀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书老子道德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欲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父已刮削都尽,惊懊累日。(节选自太平广记书第二,有删改)【注】卫夫人:晋代女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榧(fi):
9、一种常绿乔木。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不能秘之秘:理解深奥的(道理)B恐蔽儿之幼令也 令:才华C此欲货耶 货:钱D故往看之 故:特意【解析】货:出售。【答案】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窃而读之 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B恐蔽儿之幼令也 千变万化,得之神功C尝书以章草答庚亮 复以数扇来诣D翼见,乃叹伏 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解析】D项,“乃”为连词,表顺承。A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却。B项,之:助词,的/代词,代书法才能。C项,以:介词,用/介词,拿。【答案】D13下列全能体现王羲之书法精妙的一组是()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备精诸体,自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70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6树和喜鹊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6240.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