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093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湖北省 北
    资源描述:

    1、武汉为明学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伶官传序教师姓名彭冬琴学生年级高二课时2课时课程标准描述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考试大纲描述 理解并能翻译文中的字词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在鉴赏

    2、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伶官传序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同时,本文文言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积累。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有一定的掌握,基本上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但学生对本文严谨的论证可能难以体会。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基础。学习目标1.积累并整理归纳本文中的文言知识。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正反论证的方法。3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重点积累并整理归纳本文中的文言知识。难点1.积累并整理归纳本

    3、文中的文言知识。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正反论证的方法。3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复备导 还记得李清照的那首咏项羽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惨败的原因,同学们记得吗? 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事? 思第一课时结合课下注释,对文本中文言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并划出疑难字词句,在议的环节提出来,与组内

    4、同学合作解决。组内存疑,则在展的环节提出。第二课时1. 第一段的论点是什么?欧阳修有没有否认天命的观点?作者是依据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的?2.请认真研读第二、三段,为庄宗做一个简单的履历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作者认为庄宗“盛”的原因是什么,“衰”的原因又是什么?4“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等到庄宗即将要灭国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那种场面的?作者描写前后两种不同的场面有何用意?5通过对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的分析,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6.请归纳这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行文到第三段,已得出结论,似乎可以结束了,那么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8.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5、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议 “议”环节,上承“导”“思”,下启“展”“评”“检”“用”,位处咽喉之所,可谓关键!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让智慧火花四射!教师:在学生讨论之时走到学生中间,听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及困惑。展 针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学生分组展示。评在点评完各组表现后,对本文进行总结。检第一课时解释下列句子中“盛”的意思盛(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2)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5)太后盛气而揖之(触詟说赵太后) (6)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赤壁)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采草药) (8)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第二课时1. 其(1)其后用兵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以(1)盛以锦囊 (2)以三矢赐庄宗 (3)而皆背晋以归梁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解释以下三个文化名词:少牢、太牢、太庙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不合格 教研组长(签字):检 查 日 期: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0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