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武汉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18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圣火传dì梦想,爱心铸就国魂!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我们无法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
2、.控制 增加 扩大3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改正: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 )和( )(只填序号)(4分)_。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_。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D要调动自己
3、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5.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2分)(2)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3) 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分)(4)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分)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
4、(3分)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4分)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答:_(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
5、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_。”(3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小题。(15分)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注释亭林: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释:(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诣:(3)咨其风土 咨:8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
6、必无所疑乃已。译文:_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2分)A交友B考察C读书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答:_(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1-13小题。(10分)元青花之谜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
7、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
8、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
9、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高考语文培优大一轮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5 高考命题点五 主旨意蕴与标题类题——思想情感不好懂人性社会来支撑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