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8454
  • 上传时间:2025-10-31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11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十则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鳌江镇 第三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论语 同步 练习 新人
    资源描述:

    1、论语十则同步练习(1) 一、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记录_言行的书,共_篇,是_家经典之一。二、孔子名什么?字什么?名_字_三、用一句话概括: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哪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是_时代鲁国人。我国伟大的_家、_家。四、读准下列字音论语:_不亦说乎:_曾子:_学而不思则罔:_诲女知之:_诲女知之:_自省:_仲尼:_人不知而不愠:_吾日三省吾身:_思而不学则殆:_是知也:_不可以不弘毅:_五、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由,诲女知之乎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六、解释加红色的词子曰:先生 。_学而时习之:_不亦说乎:_人不知而不愠:_人不

    2、知而不愠:_温故而知新:_可以为师矣:_学而不思则罔:_思而不学则殆:_诲女知之:_是知也:_吾日三省吾身:_与朋友交而不信:_传不习乎:_弘毅:_死而后已 :_其恕乎:_七、翻译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 “由,诲汝知之乎?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_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_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_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八、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1、_2、_3、_4、_5、_6、_7、_8、_九、理解性背诵默写第一则的三个反问句是:_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_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_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用孔子原话回答,共两则)_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用孔子原话回答)_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_孔子认为怎样才算是“知”?_“忠恕之道”的“恕”,孔子是怎样解释的?_曾子认为“士”为什么任重而道远?_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_(老师评:他们的老爸一

    4、定熟读论语)10. 论语十则同步精品练习答案一、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二、孔子名什么?字什么?名丘字仲尼三、用一句话概括: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哪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四、读准下列字音论语:ln不亦说乎:yu曾子:zng学而不思则罔:wng诲女知之:hu诲女知之:r自省:xng仲尼:zhng人不知而不愠:yn吾日三省吾身:xng思而不学则殆:di是知也:zh不可以不弘毅:hng五、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由,诲女知之乎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说”通“悦”,愉快。“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知”通“智”,聪明。六、解释加红色的词子曰:先生 。论语中指孔子。学而时习之:时常地复习不亦说乎:同“悦”,高兴,愉快。人不知而不愠:了解并赏识、重用。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温故而知新:旧,指旧知识。可以为师矣:凭;做,当。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诲女知之:通“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此,这;通“智”,聪明。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弘毅:刚强,勇毅。死而后已 :停止。其恕乎:大概,也许。七、翻译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

    6、时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权者不赏识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由,诲汝知之乎?“仲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如果自己也有

    7、) 就要改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检查,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奋斗,不是很遥远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遇到)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有一言而可以终

    8、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八、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见贤思齐4、三人行必有我师5、择善而从6、任重道远7、死而后已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九、理解性背诵默写第一则的三个反问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用孔子原话回答,共两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

    9、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 (用孔子原话回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认为怎样才算是“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忠恕之道”的“恕”,孔子是怎样解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认为“士”为什么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分别出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评:他们的老爸一定熟读论语)标题 字体:黑体、加粗,字号:小二内容 字体:宋体;字号:五号10. 论语十则同步精品练习(课后

    10、检测)(二)论语十则1、课文中的“子”指的是 时期我国古代的 、 孔子,孔子,名 ,字 。他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 (1)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2)有 一 言 而 可 以 终 身 行 之 者 乎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4)诲女知之乎 诲 (5)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 (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 (7)见贤思齐焉 贤 (8)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 从 (9)死而后已 已 (10)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 (11)为人谋而不

    11、忠乎 忠 (12)温故知新 故 新 5、指出并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 ”通“ ”,意思是: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通“ ”,意思是: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根据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1)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修身做人): (2)做人要严于律己(修身做人): A B (3)要注意使用好的学习方法:A B (4)求学要有谦虚的态度(学习态度):A B C (5)要经得起

    12、艰难困苦的磨练 (6)修身做人 A B 8、文中的哪一句话对你影响最大?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教益?9、积累成语。查字典,了解下面成语的含义。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任重道远: (5)死而后已 答案:1、春秋 思想家、教育家 名:丘 字:仲尼 儒家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20篇3、(1)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2)有 一 言 /而 可 以 /终 身 行 之 者 乎4、愠:生气,发怒/ 省:反省/ 信:真诚,诚实/ 诲:教导/ 弘毅:刚强,勇毅/ 凋:凋谢/ 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善:优点; 从:学习/ 已:停止/ 行:奉行/ 忠:

    13、尽心尽力/ 故:旧知识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说”同“悦” 高兴 “女”同“汝” 你 “知”同“智” 聪明,智慧6、(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则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2)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4)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7、(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A、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A、温故而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见贤思齐焉。C、三人行

    14、,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B、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这个能指出其中的一个句子,并说出与之相关的收获就可以。(比如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一个人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做事要尽心尽力,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答题要点就是,一是答出文中的原句,二是答出含义,这个含义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9、不亦乐乎:到达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

    15、认识现在。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现指态度谦虚,善于向别人学习。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道路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死而后已:一直到死才停止做事。现指竭尽毕生精力。10.论语十则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吾日三省吾身(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思而不学则殆( ) 传不习乎( )3翻译下列短语。不亦乐乎:_。温故而知新:_。见贤思齐:_。任重道远:_。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表顺接关系的有_,表转接关系的有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

    16、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以及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朱熹把_合称为“四书”。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6、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7.“三”在文言文中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如本文的“三醒吾身”和“三人行”中的“三”都是虚指,你还能举出平时所用的成语或俗语中含有“三”的词语或句子吗?试试看。(至少举出三个以上) 8. 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2 )谈“学”与“思”辨

    17、证关系的句子 _, 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 _ 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

    18、, 并阐述为_,_。课内欣赏阅读下面几则语录,回答9-12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10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11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从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12以上四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17题。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攲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攲,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攲(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 (4)满则覆( )14、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1)诲女知

    20、之乎?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_15、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16、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17、(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_(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_表达实践18、学完课文后,哪一则对自己最有启发?写篇随笔,字数,形式不限。中考链接19.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卷首语冲破藩篱,;解读经典,诠释人性。,直面

    21、诘问;勤恳真诚,回馈热情。()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个字,字数大致相等。正方:反方:()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在序号前打“”),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个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链接资料:人物介绍于丹,北师大教授。从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

    22、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相关言论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妙语精华论语中演化为成语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

    23、情,语出论语泰伯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割鸡

    24、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10.论语十则1yuyn wng xng 2 志同道合的人 恼怒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老师传授的知识 3不也是快乐的吗 温习旧的知识,却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发现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任务重,完成任务的道路遥远 4A D F G B C E 5孔子 孔

    25、子一部分弟子 道德 教育 儒 丘 仲尼 春秋 文学 教育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6、7 示例:三寸不烂之舌;三顾茅庐;三思而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8.(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5)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7 )三人行 必有我师( 8)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10)恕 己所不

    26、欲 勿施于人 9不断学习、复习10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11学习他优点 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12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13、(1)是。(2)这。(3)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翻倒。14、(1)教导你的东西懂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15、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6、态度 学 思 17、(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 (2)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如果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 18、略 19.()空一:弘扬传统或传播智慧或走近圣贤或感悟大师 空二:从容坦荡或博学深厚或博雅雍容或宽容大度()示例:正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反方: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示例:谦虚求实是为学之本,也是做人之道。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推己及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45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