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场雪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场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准备:有关冬雪的录相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了解作家及文章的写作背景。1看录相,导入 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录相,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大雪纷飞时的景象)。的确,在我国的北方,每当冬季来临,那漫天的飞雪,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无限的喜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的,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2谁能简单地
2、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呢?学生甲:我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作者峻青的有关资料。峻青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幼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这篇文章写于1962年。1960年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呀!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就写下了这篇散文,收录在散文集秋色赋中。二、预习课文。1读准字音。2自学生字并组词。3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自己试着解决。三、交流自学效果。1掌握字音。出示幻灯片投影,指名带读。2
3、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茸:本音读“róng”,在“毛茸茸”中读“rng”。指又短又密又软的毛发。甸:本音读“diàn”。在“沉甸甸”中读“din”。骤然:突然,忽然。凛冽:刺骨的寒冷。寂静:没有声音,很静。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想一想,作者分哪几个方面来写这场雪的?2指名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描写这场雪的。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2)你能试着分段吗?雪前(12自然段)雪中(3自然段)雪后(4、5自然段)联想(6、7自然段)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
4、给你的同桌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雪后美景。2体会作者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雪不仅能给人带来欢乐,还能给农民们带来丰收。让我们跟随作者共同去体验一下吧!2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你还记得吗?板书:雪前雪中雪后联想二、理解课文内容(一)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各具哪些特点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二)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体会。我们就用读的形式汇报。1雪前(1)学生甲:雪前的特点就是天气变化大。(2)学生分别读句子、谈体会。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从“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