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学期南京鼓楼区名小四年级语文10月自我提优练习(有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学 南京 鼓楼 区名小 四年级 语文 10 自我 练习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2年上学期南京鼓楼区名小四年级语文10月自我提优练习满分:100分 试卷整洁分:2分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10分)nn t co chn shn zhn dn xu w sh mo shn yn d bi cn jn pi hu d 二、选择题。(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瑟瑟(s) 骚人(so) 均匀(jn) 未肯降(jin)B.叶柄(bn) 弯曲(q) 肝脏(zn) 愤愤不平(fn)C.慎重(shn) 溺水(ru) 骤雨(zhu) 精疲力竭(ji)D.少女(sho) 住宅(zhi) 押送(y) 梅须逊雪三分白(xn) 2.下列加
2、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倒影倒下倒车跌倒B.少女少年少爷年少C.轻重重量重要重新D.勉强强迫强大强词夺理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吹雨淋奔流不息滋润万物精卫填海B.驱寒取暖气急败坏造福人类奋奋不平C.挽弓搭剑钻木取火如毛饮血未卜先知D.腾云架雾神机妙算各现神通惊慌失措4.下面词语组合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休想妄想B.慎重谨慎C.均匀匀称 D.随遇而安居安思危5.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欢乐的叫声 B.揭开秘密 C.清朗的夜空 D.改善方向6.“可怜”一词的意思有: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可爱。下面各句中“可怜”的意思正确的一
3、项是()(1)可怜九月初三夜。(2)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很可怜。(3)他的知识贫乏得可怜。A.B.C.D.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_一片。(2)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_和恐怖之中。(3)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_着她的伟大功绩。(4)世界各地_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A.混乱 混沌 流传 传颂 B.混沌 混乱 流传 传颂C.混沌 混乱 传颂 流传 D.混乱 混沌 传颂 流传8.对下面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语意的递
4、进。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9.下面作品与诗人、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BA.暮江吟白居易唐 B.题西林壁苏轼唐C.雪梅卢钺宋 D.鹿柴王维唐10.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4)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A.比喻设问拟人反问 B.拟人反问比喻设问C.比喻反问拟人设问 D.拟人设问比喻反问11.“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宙斯是一个()的人
5、。A.慈悲、善良 B.无私奉献 C.霸道、冷酷无情 D.正直、公正12.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死在海里而没有返回。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入水中不愿起来。D.女娃到东海游泳,直到溺死也不愿意返回。1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B.“莫”“茎”“抛”都是形声字。C.暮江吟诗中所说的“真珠”指的是真正的珠宝。D.“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中的“缘”字在句中是“因为”的意思。三、课文内容精彩回放。(12分)1.立了秋,_。 2.八月暖,_,十月还有_。3.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
6、的观察,了解了_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_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_的情况。4.老师在指导我们写作文时,常用苏轼的名句“_,_教育我们写作时不要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我们在处理一件事情时,自己作为当事人竟不如与这件事无关的人清楚,这是因为“_,_”(填诗句),这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5.雪梅一诗中,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通过写梅雪争春,启发我们认识到_。6.课文精卫填海选自_,读了文章后我们知道精卫以前叫_,变成鸟的原因是“_,_”。(用课文中原句回答)6.神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像_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认识了开天辟地的_;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