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测试卷五 名句默写与古诗词鉴赏.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测试卷五 名句默写与古诗词鉴赏 年级 语文 下册 专题 测试 名句 默写 古诗词 鉴赏
- 资源描述:
-
1、专题测试卷五名句默写与古诗词鉴赏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名句默写(32分)1.记忆性默写。(10分)(1),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3)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6)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7),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8)政入万山围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9)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10)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2.理解性默写。(14分)(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写出空间的广阔无垠,描绘了诗人孤寂苦闷的情绪
2、的句子是:,!(2)望岳一诗中,抓住景物细节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两句诗是:,。表现诗人登高而小天下的豪迈气概的名句是:,。(3)登飞来峰中,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这两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4)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同时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引用的名句是:,。(5)己亥杂诗(其五)中,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3.拓展性默写。(8分)(1)请写出反映普通百姓辛勤劳作的两句诗。(写出连续的两句)(2)“诗仙”李白的一生离不开“月”和“酒”,根据你的积累,请写
3、出李白诗中含“月”或“酒”的两句诗。(写出连续的两句)(3)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4)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5)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6)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7)“荷”因其风姿绰约、品格高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请写出有关“荷”的两句古诗词。(写出连续的两句)(8)我们学过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二、课内古诗词鉴赏(2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游山西村
4、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述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5.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5、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在诗中,诗人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自己。同时由于本诗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也包含的爱国情感。(2分)7.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意境。(2分)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
6、云。B.颔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近到远,热情地赞美了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1.“浮云”在这里指。(1分)1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