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2023年二升三语文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0. 联系 上下文 理解 词语 含义 2023 年二升三 语文 暑期 阅读 专项 提升 统编
- 资源描述:
-
1、专题10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含义。你是怎么理解下面的词语的?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情,用文章中的具体情节或对象来解释词语。有时作者在词语的前后还会给出该词的意思。如: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目瞪口呆: 这种类型的题要把词语放到文中去体会。原文写“小明和小胖在扫地时不小心把老师的花瓶打碎了,他俩吓得目瞪口呆。” 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在写他俩的神情。“目瞪口呆”的意思就是因受惊而愣住的样子。2.找近义词、反义词,采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对于一些
2、较简单的,容易找出近、反义词的词语来说,可以引导学生用找近、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如“刚强”就是“坚强、顽强”的意思,“冷淡”就是“不热情”的意思。词是文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才能为阅读及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3.熟练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充分利用字典,及时查阅不理解的词,这样既培养动手能力,又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同时还使清楚了词与句的关系。因为在查字典理解词时,往往一个词在字典中有多中解释,这时就要告诉学生,理解词语要放到特定的句子中去,要放到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专项提升一、课外阅读红叶更红秋天的香山是最美的,香山的红叶是最红的。一个可爱的红领巾为着理想,为着
3、诺言,为着胸前迎风飘扬的红领巾,与素不相识的“我”共同见证了香山的美,红叶的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zhn chng()与坦然。香山的主峰,秋色正浓,一丛丛、一片片的红叶,像美丽的朝(zho cho)霞泛起光彩。我向上攀登着,才走了一会儿,忽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蜷着身子蹲在一块大岩石旁,低着头哭呢。“小姑娘,你怎么了?”小姑娘抬起头来,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们中队登山,走散了。我找同学们,在这儿扭脚了。”多好的孩子。我说:“那我背你下山,好吗?”“不,我们中队定好了登上主峰会合。”她用jin dng()的语气回答着:“我是中队长,我一定得(d di)登上去,我有任务。”我的心突然一热,啊,这
4、个可爱的红领巾是多么忠于职守!于是我扶起她,挽着她的胳膊,说:“来,叔叔同你一道登上主峰去!”“好极了!”小姑娘笑了,她虽然一拐一拐的,但越走越欢,不一会儿便登上了主峰。我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登上主峰喽!登上主峰喽!”只见顶峰上插着一面鲜红鲜红的星星火炬的旗帜,正迎着山风呼啦啦地飘荡着,周围站了许多同学。小姑娘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她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兴冲冲地望着旗帜,望着小伙伴们,忘了脚疼,然后恭恭敬敬地向我行了个队礼:“谢谢叔叔,我马上就要在主峰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会。欢迎您参加!”说完,她雀儿般地欢跳着向伙伴们跑去。我举目四望,秋天的香山多美!香山的红叶多红!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用“”标出。2给文中两处注音填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不约而同: 忠于职守: 4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兴冲冲( ) 5读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联系下文,小女孩的“任务”是: 6你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7题目“红叶更红”包含着什么含义?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理解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我”知道红叶是红领巾的颜色,觉得红叶更红了。B“我”知道小姑娘的主题中队会的主题是“让红叶更红”,觉得红叶更红了。C“我”发现了小姑娘不怕困难、忠于职守、有团队精神,觉得红叶更红了。【答案】1zhodi 2真诚 坚定 3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文中指没有经过约定的我和小女孩一起喊起来。
6、忠诚地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文中指小女孩忠诚地对待自己少先队中队长的工作。 4绿油油 向山下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和一排排整齐的农舍。 5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会 6我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她善良坚强,忠于职守。 7C【解析】1考查多音字。朝cho1. 朝廷(跟“野”相对) 上。在党(执政党)。2. 朝代 唐。改换代。3. 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康熙。4. 朝见;朝拜 觐。顶。5. 面对着;向 脸里。坐东西。6. 表示动作的方向 南开门。学校走去。7. 姓。zho1. 早晨 阳。一一夕。令夕改。2. 日;天 今。一有事也好有个照应。得d1. 得到(跟“失”相对) 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
7、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2. 演算产生结果 二三六。五减一四。3. 适合 用。体。4. 得意 自。5. 完成 饭了。衣服还没有做。6. 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 ,就这么办。了,别说了。7. 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 ,这一张又画坏了!8. 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 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9. 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 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完。di1. 助动词。需要 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2. “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 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 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
8、,就挨淋。4. 舒服;满意 这个沙发坐着真。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诚、坚”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考查词语解释。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忠于职守:忠诚地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4考查词语仿写和造句。兴冲冲是ABB式的词语,类似的还有颤巍巍、气冲冲、沉甸甸、孤零零等。比如:沉甸甸 一阵秋风,吹黄了沉甸甸的谷穗。5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谢谢叔叔,我马上就要在主峰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
9、会。”可知小女孩的“任务”是主持中队会。6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中小姑娘登山中为找同学扭了脚,在“我”的搀扶下,她一拐一拐地终于登上主峰,主持“让红叶更红”主题中队会,说明小姑娘善良坚强,忠于职守。7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结合“一个可爱的红领巾为着理想,为着诺言,为着胸前迎风飘扬的红领巾,与素不相识的“我”共同见证了香山的美,红叶的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真诚与坦然。”可知“我”发现了小姑娘不怕困难、忠于职守、有团队精神,觉得红叶更红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心底盛开一朵花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nin)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
10、续找零钱。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
11、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瓶水,换了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8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
12、括号里,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1)猜测不清楚。 ( )(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 )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一( )硬币一( )老太太一( )绣花鞋一( )布衫一( )情一( )白毛巾10“我”在车上遇到了什么狼狈的事情? 11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会替“我”投进一元钱?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1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_;今天,_;将来,_。13文章的标题为“心底盛开一朵花”,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14读了短文,你觉得老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8捉摸不透 迫不及待 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9个 位 双
13、 套 份 条 10“我”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11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 12一位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好心的老太太帮“我”投了一块钱 “我”要为像“我”一样的粗心人投一块钱 13“心底盛开一朵花”是一种比喻,说明人要有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行为如同花一样美丽。 14老太太是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分析】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词语造句。解答此题,学生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词语意思选出正确的词语即可。(1)捉摸不透,意思
14、是难以捉摸、难以猜测、难以预料。(2)迫不及待,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示例:捉摸不透:敌人狡猾得像只狐狸,让人捉摸不透。迫不及待: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9本道题考查量词的使用。量词就是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常见的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例如,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例如,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例如,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10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
15、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结合句子“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可知答案。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可知答案。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能力。文章写了作者在公交车上忘带零钱,一位好心的老太太给了他一元硬币。并且希望作者下次如果遇到没
16、有零币的人,也送他一元钱,让这份“快乐”继续传递下去。文章叙述顺序属于插叙,文中提到了三次投币,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即可,根据句子“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始娘帮我投了一块钱”得知,三年前,一位始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根据句子“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得知,今天,老太太帮“我”投了一块钱。将来,“我”帮别人投了一块钱。13本题考查了题目的理解。结合短文内容,短文描写了“我”在坐公交车没带零钱的尴尬时刻,一位外地老太太替我投币解围的事,表现了老太太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结合题目“心底盛开一朵花”是一种比喻,把“善良、助人
17、为乐的优秀品质”比作“花”,说明人要有乐于助人的心灵。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行为如同花一样美丽。14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可知,老太太是一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另一扇窗户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看风景。小男孩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他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
18、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呀(ywn)!”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哪。”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
19、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nzh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是的,当你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你可以换一扇窗户,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16选择括号里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打“”。17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18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9小男孩先在窗户边看到_,心情很_。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又在另一扇窗户边看见了_,他的悲伤_。你对文中那两扇窗户的含义的理解是: 20“孩子,你开错了窗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2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