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活动研究-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活动研究-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专题 19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活动 研究 备战 2022 年中 语文 公式 记忆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研究【考点解读】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中特别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类试题也在各种考试中大出风头,成为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策划语文活动,拟定语文活动方案是今年的考点。面对这一要求,很多同学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来做这类试题。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种主要的形式,此类试题在各地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考查时常常给定一个活动项目,让考生编写活动提纲,或者拟定实施方案等等。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更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考点:解决实际问
2、题常见题型1. 为“xx”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2.为“xx”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答题思路1、总览全局把握观点面对不同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材料陈述的对象和作者的态度,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2、把握题干,明确要求。要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针对题干的具体要求,整合材料所对应的信息,针对性地发表观点看法。3、明确观点,力求简明。要用准确的语言表明立场,明确观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流畅、规范。4、依据材料,理由充分。陈述理由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紧扣材料多维度分析;二是要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并从多角度回答。【例题展示】2020山西16(3)改编班会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畅所
3、欲言:有的同学满足于待在舒适区,有的同学想要冲出舒适区,却苦于没有好办法。针对以上两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说出你的观点。(5分)【解题思路】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其次明确自己的立场或观点,最后选取材料内容去充分佐证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准确,条理清晰。【中考速递】(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阅读下列以“微塑料”为主题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
4、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
5、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威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
6、下水道。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他们的体内。有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我国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海南还将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等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海南省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度,建设回收
7、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责源化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措施。(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有删改)【材料二】塑料都用到哪儿了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材料三】关于海洋塑料的事实: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选自“新浪网”)【材料四】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今”。具体而言: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
8、各方共同参与。(选自人民日报“民生民声”专栏,有删改)16. 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B. 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它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后,因为体积微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 微塑料颗粒会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等方式侵入人体,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D. 塑料在人类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三个方面是包装、家庭消费品和建筑工程。17. 【材料三】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材料一】第段加点词的表达
9、效果。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19. 【材料一】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20. 【材料四】说“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慘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某大型超市,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提议,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为这家超市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答案:(1)B(2)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垃圾的比重大,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之多。(3)“目前”限定了时间,说明仅到现在为止每个成年人每年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就已经高达32000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8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