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8).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8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教学 设计 优秀 公开 28
- 资源描述:
-
1、诗两首-雨巷【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抓住意象,体会意境。过程方法:在合作讨论中,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1.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2.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二)、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多
2、媒体展示)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 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 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多媒体展示)补充: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 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
3、,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 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 年,与小他 12 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 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 21 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 1948 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 年二月去世。三
4、、赏析全诗。(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多媒体)彷徨(png hung)彳亍(ch ch) 颓圮(tu p)寂寥(j lio)(二)一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1、全诗主要内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氛围)渴望在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逢着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走出雨巷, 消逝在我的视线中2、诗人感情的变化分析:(从渴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到逢着了她,再到姑娘从视线中消逝,诗人的感情有什 么变化?)满怀期待惊喜欣慰怅然若失(惆怅) 3、姑娘形象分析(品味诗歌,体味诗中姑娘的形象,她是一个什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课件:复习任务群4 任务2 词句含意题——“多看”解表意“多联”挖深蕴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