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精读 23雾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精读 23 雾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一课一练 课文 精读
- 资源描述:
-
1、23 雾凇(一)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 )两岸,( )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 )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
2、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来源:学,科,网Z,X,X,K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从填写的内容可以体会到_。【答案】涌向 笼罩 淹没 雾很浓2在第一自然段中,“_、_”这两个词说明了霜花之多:“_、_”这两个词说明了霜花之美。来源:【答案】十里长堤 缀满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3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写雾凇形成的( )。来源:学&科&网A原因 B过程 C景象【答案】B4由“银线”到“银松雪柳”的变化,体现了雾凇的形成是( )的。A由远而近 B由少到多 C由冷到热【答案】B5文中,作者把雾凇比作_、_、_,让我们感受到了雾凇的美。【答案】白银 银线 银条来源:学#科#网Z#X#X#K6雾凇形
3、成的时间是_。雾凇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二是_。从文中的“_”等词语可以看出水汽已饱和。【答案】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 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 水汽遇冷凝结 弥漫、涌向、笼罩、淹没7文中的“镀”换成“披”“挂”等词语行吗?为什么?_【答案】不行。 因为“镀”充分表现了雾凇慢慢形成的过程,特别是突出了它是一层层冻上的。“披”“挂”等词语不能表达出这种效果。(二)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慢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穷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1在文中“”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答案】, , : “ , ”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写在下面的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