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语文:2.2五人墓碑记课件1(苏教版必修3).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高 语文 2.2 墓碑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五人墓碑记张溥(1626),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明末天启年间,魏忠贤阎党专权,设立东厂排斥异己,杀戮大臣-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
2、。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要求:分别引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明确:线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主旨“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理解一二段,掌握关键字词句 一、掌握字词:旌墓疾病 二、翻译句子: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理解三四段,掌握关键字词句 一、掌握字词:望抚按颜色函 二、翻译句子: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理解五六段,掌握关键字词句 一、掌握字词:杜老 隶明编伍 二、翻译句子: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总结课文 一、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事情理并茂。二、巧用对比,强化主题 三、简练传神的人物描写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