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高考链接4 (共30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高考链接4 共30张PPT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 应用 课件 高考 链接 30 PPT
- 资源描述:
-
1、高考链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一个必考点。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主要是成语)的能力。所谓“词语”,一是指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中的近义词、虚词和熟语;二是规范的词语,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所谓“正确使用”,一是考查“使用”是否正确,二是在“使用”中考查。“正确使用熟语”是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中分离出来的。“熟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的“正确使用”,就是指所用熟语的含义、使用范围、语义轻重、色彩等与语句表达的意思、感情等协调。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考情分析
2、】1.近义实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常见的命题形式包括判断词语使用正误、选出使用恰当的一组词语的选择题,直接根据语境填空的主观题。2.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常故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很大。3.考查重点明确:一是既有对实词或虚词的单独考查,也有将二者合并(或与成语三者合并)考查的形式,后者更趋向主流;二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方面。4.语料均选自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
3、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A.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解析:“甄别”,审查鉴别(优劣、真伪);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常用于选择淘汰。“鉴别”,辨别(真假好坏)。常用于对艺术品的分辨识别。句中有区分淘汰的意思,应选“甄别”。“色泽”,颜色和光泽。“色彩”,颜色;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结合前、后文,“色泽”更为准确全面,应选“色泽”。“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4、)。“最终”,最后;末了。句中有最后的意思,应选“最终”。“适当”,合适;妥当。“适量”,指数量适宜。句中从诸多面粉种类中选取了小麦粉,有合适的意思,应选“适当”。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解析:“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B项中用来形容“各方立场”,使用不当。“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C项中说的是“文房四宝”,使用对象不当。“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义词。用于D项使用不当。答案:A3.依次填入
5、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2)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3)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B.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侧重于谋事精明,与安排“
6、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相适应。“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于“熟”,仔细、审慎,与医疗方案确定的语境相适应。“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侧重于“远”,与“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相适应。答案:B4.(2016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解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适用对象错误。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用来形容诚信,属于望文生义,此处可改为“一诺千金”。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
7、索寻找目标。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涣然冰释:形容嫌疑、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该成语不能用于自然界的冰雪消融。使用对象错误。答案:B5.(2016全国高考)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解析:第处是表示后面情况发生的条件;第处是结果,无须关联词语;第处表示更进一步
8、,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第处,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第处和第处构成转折关系。据此可选出答案。答案:D一、正确辨析近义实词的方法1.辨别语境含义法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的词语,先
9、把握语境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坦承、坦陈)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坦承”,坦白地承认;“坦陈”,坦率地陈述。从语境看,作为该市负责人是在说明和交代本市存在的问题,有承认事实的意思,因而用“坦承”较为恰当。2.留同析异比较法近义实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实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留同析异,仔细辨别,注意辨别词语在意义、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例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与“化妆”,相异语素是“
10、装”与“妆”。两者都有装饰、打扮的意思,但“装”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化妆”就是打扮,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3.习惯用语联系法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不能通过语素比较鉴别,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一个。例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的意思。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中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忙,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29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