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8课 观潮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观潮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2、反复诵读课文,独立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准备:一、 了解作者。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雷霆( ) 杨诚斋( )艨艟( )( ) 如履平地( )倏尔( ) 一舸无迹( )善泅( ) 僦赁( )( )罗绮( ) 鲸波(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当时。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略:一点点。4仅有“敌船”为火所
2、焚,随波而逝。 逝:去,往。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画着文采。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在水中忽隐忽现。问题探究:1、本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2、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什么结构?从哪些方面描绘潮水的?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总分结构。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3、 第1段描写潮水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以比喻、夸张的手法,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4、 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5、 第2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什么结构?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描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6、 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什么写法? “烟消波静”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7、第3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3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