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32496038]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6049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95.5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32496038
    资源描述: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概括内容主旨1.步骤:1)初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2)分段、归纳段意3)再读文本,抓歧章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2方法:1)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2)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3)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f 中心蛟一定顺序所写。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 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4)标题追溯法:以内容命名的文章,根据标题阅读就可以获知主旨。5)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旨。二、理解句子意思1、理解词义(1)結合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理解句意方法:(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意(2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3 )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4)思考言外之意,理解句意(5 )分析修辞方法,理解句意常见题型:这句话所要说明和揭示的道理?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是什么?三、句子品味答题方法: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晢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间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回血能加语气感叹包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旬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

    3、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四年级第一单元主题阅读训练理解句子【主题阅读1】难忘的乡村生活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

    4、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慢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1作者笔下,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两字词语概括:_、_。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抓住了月光怎样的特点?(1)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

    5、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2)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3文中几个女人的生活与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相比,有什么异同? 4本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怎样的关系?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好在哪里?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主题阅读2】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6、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我们也不闲

    7、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

    8、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1与第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诱骗B迷惑C吸引D疑惑2下列对第段中画“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3第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A赶鸭羊B编草帽C捆青草D烧午饭4第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9、苔草映身。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7第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题阅读3】老屋祭记忆里老屋比我的年纪还大。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

    10、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密的小花间。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妺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妺妹够不

    11、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老屋院子很小,小得养上牛、猪、狗、鸡等家畜以后就挤得满满的。来人的时候,鸡犬相鸣,其乐融融。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其乐融融: 回味无穷: 2短文主要写了老屋留给“我”的印象,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的_和隔壁院子里的_,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_之情。3对

    12、画“_”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兴奋和感动”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留恋之情B“那种情形”指的是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的情景C作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兴奋,表现出了儿时生活的快乐D作者“兴奋和感动”是因为兄妹三个都很勤奋,收枣工作很顺利4读文中画“”的句子,抓住“陶醉”一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参考答案【主题阅读1】难忘的乡村生活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

    13、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慢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

    14、村。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1作者笔下,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两字词语概括:_宁静_、_悠闲_。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抓住了月光怎样的特点?(1)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拟人;描写出月光的宁静、美好、娇羞的特点。 (2)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比喻;用比喻手法把月光笼罩大地的状态描写得更加生动。 3文中几个女人的生活与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相比,有什么异同? 文中的女人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就是一天忙碌生活,过着男耕女织的

    15、日子。 4本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怎样的关系? 首尾呼应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好在哪里?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夜风比作老酒,再用人的醉态来形容树、竹在夜风吹拂下晃动的情形,增添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表达更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从文本中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短文内容:“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可知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是恬静的。“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

    16、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是写的乡村人们悠闲的生活。2此题考查修辞手法。(1)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羞涩”是人的行为,这里将月光拟人化,描写出月光的宁静、美好、娇羞的特点。(2)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白绸子,把月光笼罩大地的状态描写得更加生动。3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的女人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就是一天忙碌生活,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文中开头说“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描写

    17、的是乡村夜晚的月光,最后这句话“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也是对月光的描写,因此说: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前后呼应的关系。5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注意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夜风比作老酒,再用人的醉态来形容树、竹在夜风吹拂下晃动的情形,增添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表达更生动。【主题阅读2】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

    18、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

    19、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1

    20、与第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C )A诱骗B迷惑C吸引D疑惑2下列对第段中画“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3第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A )A赶鸭羊B编草帽C捆青草D烧午饭4第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B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

    21、身。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C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第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

    22、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分析】1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语境中体会。“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通过理解短文可知此句的含义是麦子和豆荚吸引着我们。2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词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比作青草蜢,形象的说明了孩子们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可知“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赶鸭羊。4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

    23、力。“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朝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意思是: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5考查结尾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文末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分析比较开头可知此句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6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那时候”“随后”“我们也不闲着”“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吃

    24、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可知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7考查修辞手法。这句话中“娴静地微笑”是人的动作,把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主题阅读3】老屋祭记忆里老屋比我的年纪还大。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

    25、密的小花间。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妺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妺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老屋院子很小,小得养上牛、猪、狗、鸡等家畜以后就挤得满满的

    26、。来人的时候,鸡犬相鸣,其乐融融。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其乐融融: 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文中指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 回味无穷: 食物吃过后的余味让人难忘,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文中指槐花的味道让“我”难忘。 2短文主要写了老屋留给“我”的印象,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的_老枣树_和隔壁院子里的_老槐树 _,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_喜爱和怀念_之情。3对画“_”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7、D )A“兴奋和感动”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留恋之情B“那种情形”指的是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的情景C作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兴奋,表现出了儿时生活的快乐D作者“兴奋和感动”是因为兄妹三个都很勤奋,收枣工作很顺利4读文中画“”的句子,抓住“陶醉”一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令作者“陶醉”的不仅仅是枣子和槐花香甜的味道,更是在乡村度过的美好时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读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即可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先写出这两个词语的本来意思,再写出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已给出了提示,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和“隔壁院子里”的事物,可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字眼,再填写所描写的事物。从“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和“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这两句可看出作者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无比怀念与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令作者兴奋和感动的不是兄妹三个都很勤奋,也不是收枣工作很顺利,而是童年上树摘枣、吃枣的那段美好时光。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答题时不要流于表面,要反复体会关键句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2496038]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04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广西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扫描版缺答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广西昭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昭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80524122.doc
  • 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广西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山东省济南市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4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doc
  •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练习:第2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8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doc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综合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