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7访李政道博士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7访李政道博士 2019 2020 学年 粤教版 语文 必修 课件 访李政道 博士
- 资源描述:
-
1、7 访李政道博士1943年秋,年仅17岁的李政道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了迁址到贵州的浙江大学。那时候非中学毕业生也可以参加大学考试,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平,称之为同等学力。李政道小学、中学都没有毕业,大学也没有毕业,他得到的第一个“毕业证书”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证书。浙江大学几经搬迁,办学条件很差,师生们过着异常困苦的生活。学校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仍不断地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在这里李政道开始接触到了一些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像20世纪30年代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王淦昌和束星北等人。李政道就是在这时开始接触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光谱精细结构、中微子实验与理论等重要的物理前沿问题的,为日后解决重大的物理学课题
2、打好了基础。当时教室和宿舍都很拥挤,想找一个读书的地方也很困难,后来李政道发现附近的茶馆是个好去处,那里有座位,有桌子,正好读书。李政道和同学课后便到茶馆里,花钱泡上一杯茶,一坐就是一天。但是茶馆里人来人往,喧哗吵闹,一会儿也不得安静。开始时,李政道很不习惯,但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久而久之练出了一套闹中取静的功夫,可以专心读书,不受外界干扰。一天下来,茶水变成了白开水。后来,李政道常自称是“茶馆里的大学生”。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作者介绍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苏州市。抗战期间曾在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因发现
3、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杰出成就,多次荣获各种奖项,至今一直活跃在物理学的前沿。在中国极力提倡重视基础研究,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合作,帮助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创办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多个学术组织,建议设立博士后制度和完善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创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为促进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背景解读访 谈访谈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专门的访问,内容要相对集中,采访时不能牵扯太远。专访的三要素有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访谈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知识链接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1清净清静词语2.理所当然
4、天经地义词语释义1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2欢欣鼓舞:形容心情愉快,精神振奋。3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1文章第二段写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一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这一段描写的对象是苏州刺绣创作的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图与李政道博士亲自题写的两句题诗。作用:交代了访谈这一现场要素,也涉及访谈的对象李政道博士。象征了科学与艺术结合,预示了访谈的关键问题科学与人文情怀,或者说文理如何相通。2李博士在谈到他获奖的最重要因素时,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也否定了是“幸运”,你认为他成功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提示:命运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准备就是坚实的根基。很强的工作
5、能力是保证。后天很好的培养。有很高的天赋。除此之外,还要有好的工作(研究)环境。这篇采访录通过对李政道博士的采访,表现了李政道博士虚怀若谷、对科学探索永不满足的精神,赞颂了李政道博士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开头句段的作用。【提示】开头句段有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奠定基调,引人入胜等作用。_【答案】第一段概括了采访对象的基本成就,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受访者的情况,在本文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采访内容也是和他的最主要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应考点】筛选信
6、息,概括文意。【提示】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然后从文段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组合答案。_【答案】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他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以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人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很自然的。3请你根据“艺术是创造力与情感的结合,是人类创新的动力。天地之义物之道,就是宇宙之道,宇宙的艺术,所以人文与自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句话,谈谈“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提示】解答时要理解句子本身的含意,并联系上下文概括“艺术和科学”的关系。_【答案】艺术和科学在某些人的眼里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
7、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李政道博士对艺术和科学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说明:科学和艺术有相通的地方,艺术中蕴含着科学的因子,科学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宇宙的艺术。他的这番话生动形象,也正如本文一开始记者描写李政道博士所在的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四楼会议室的壁画,艺术能反映科学的现象和规律,科学也就成为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对象。4你从李政道博士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这对你的人生理念有何影响?【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提示】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人物品质。_【答案】李博士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谦虚、勤勉、能够坦然面对功利的诱惑。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树立起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敏而好学、目光远大,为民族的强大、祖国的富强贡
8、献自己的力量。课文中,李政道通过孙悟空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还很少,就像孙悟空对于“七十二般变化”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真正的科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还有很多是我们尚未了解的。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入浅出,平易生动。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评论。何怀宏先生说到雄性的培养时说,男孩还是应当多看一些洋溢着户外,甚至荒野气息的书。何先生认为,一个老缠绵于如红楼梦般充满哀怨的男孩子是没有出息的。他甚至认为与其读红楼梦,还不如去读读儿女英雄传,毕竟书里面那个文弱的主人公走出去了。他觉得当代红学有一种不正常,甚至畸形的繁华。针对以上材料,你认为当代青年应阅读怎样
9、的书,应怎样看待中国古典名著,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晰,使用比喻论证。即时小练【答案】示例:当代青年应用心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因为每一本名著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文化和社会背景,所以每一本名著都是一个窥探历史时代的窗口,读名著能打开我们心灵的那一扇紧闭的窗户,能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感受清风的抚慰。心灵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是需要不断汲取营养的。同样当代青年也会因为读好书而成为好读书的人,成为有文学修养的人,所以当代青年应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更多中国古典名著。访谈(1)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作为实用
10、类阅读文本形式的一种,近几年在新课标卷中没有考查,但在其他省份高考卷中有所考查。访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背景提示,交代采访对象是谁,为什么采访他等。二是采访过程,采访者提问,被采访者回答,依靠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三是结尾,交代采访的效果。采访过程是重点,背景和结尾可有可无。考点透视命题思路:(1)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可设置题型: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访谈的第一个问题从某某说起,有什么好处?访谈是如何围绕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提问的?访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问。那么,这篇访谈
11、在这方面做得如何?(2)鉴赏评价能力: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可设置题型: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说说本访谈成为优秀新闻作品的原因。本次访谈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请写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中一个问题的结论。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质量如何?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使用某某做标题是本文的一个特点,请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探究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设置题型:怎样理解某
12、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如果让你继续采访,你想问什么?如何问?结合被采访者(或者采访者)所说(或认为)的某句话,谈谈你的认识。真题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节选)(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8年,毕淑敏又步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作家王蒙曾说,毕淑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理医生了吗?毕淑敏: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